唐寅的《菊花》诗,让世人解读了他非如戏曲写的三点秋香那般快乐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尤其是晋朝陶渊明独爱菊,并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等名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除了陶渊明的诗句外,大家熟悉的还有:“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宋代晏几道的《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写的《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代郑思肖写的《寒菊/画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代白居易写的《重阳席上赋白菊》)
哪一句没有特色,哪一句不是意寓深刻,哪一句不是直抵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但我比较偏爱明代唐伯虎写的菊花。一提起唐伯虎,大家马上想到的是他三点秋香,眼前浮现的是一个玩世不恭,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但那只是戏曲文学作品里的虚构,正史并非如此。其实,他写的婉约诗同样令人感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首句“故园三径吐幽丛”,故园,指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三径,借指归隐者的家园。陶潜有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故乡的园子里的小道旁已经开出了密密的菊花。菊花是生长在秋天的,开篇点明了时令。
自从宋玉的《九辩》问世以后,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则成了秋的一种主基调,后人写的秋天多带悲凉肃*色彩。如“西风独自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描写故乡花园中的菊花静静幽幽开放的情形,不张扬而是淡淡地开着。
这让我想起陆游的词:“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但陆游的愁情更浓些。
第二句“一夜玄霜坠碧空”,玄露,指清露。写它好像是突然间一夜霜降从天空坠落似的。诗人旨在歌颂菊花高傲的品质,淡然、清幽、低调。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即篱笆。柳宗元有诗“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范成大有诗“日长篱落无人问”。
后二句大意是:有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啊,只能借着篱笆看看秋天的景色。
诗人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先写菊花,然后才引出所要咏的对象,即天涯游子。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这里先写成双成对的雎鸠,然后才引出君子所要追求的淑女。
诗人写有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客,从篱笆里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肃*的秋意。菊花立在秋风中,任风吹雨打,多像诗人的遭遇啊!唐伯虎30岁时进京会试,因涉及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天涯未归客”就是诗人当时真实的写照,他浪迹天涯,无家可归。一个“看”字,写出了天下多少游子的辛酸和无奈啊!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属于香草美人笔法,意象简单明了,语言浅显直白。诗人以菊花自比,喻像菊花那样高洁且不畏风霜。整首诗立意高远,写尽了游子们的思乡之情与悲凉的人生,备受后人的喜爱。
自古以来,才子才女的命运多舛,但我们要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学会在逆境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学会在逆境里奋发。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他们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不管遇到何种境况,我们都要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猛士。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掉,衷心感谢!
作者简介: 纳兰唐儿、醉卧唐诗宋词国学千年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转载。酷爱古典诗词,是靠文学与戏曲滋养的女子。若你喜欢我暖暖的、直扺心灵的文字,欢迎收藏、转发、留言互相探讨。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