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过背与自然界客观事实不符
就算是养殖场,也并非全都采用浅水过背养法,而是分为温室和外塘两种。温室龟采用的是浅水过背;而外塘乌龟,是模仿野外生活环境,水深一般是几十厘米以上。这两种方法养出来的乌龟,特点是截然不同的。温室龟,生长快、个头大,但体质很差,适应能力弱,适合作为肉食龟和药用龟。家庭饲养温室龟,非常容易生病,因此而死掉的也不在少数。而深水养出来的外塘龟,体质普遍好,适应能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宠物龟饲养,不容易生病。
乌龟养殖场的外塘龟是深水饲养
2、浅水过背是最低标准,绝非最优标准
对于水龟和半水龟,长期干养或在不过背的水中饲养,容易出现龟甲畸形,甚至是只长肉不长甲。因此,养龟的水位,有一个最低标准,水位至少要超过乌龟的背甲,即浅水过背。这里的“过”应理解为超过,而不是刚好到背。相对于水位刚好到乌龟背甲的“浅水过背”,鸫龟先生相信“水位至少要超过背”才应该是“浅水过背”的本来含义。那些相信养龟的水位只能刚过背的朋友们,是典型的把最低标准当成了最优标准。
浅水过背是最低标准,绝非最优标准
七、结语浅水过背养龟法,目前支持者甚多,几乎成了家庭养龟中的万能方法。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流行开来,主要是大家相信浅水能够防止乌龟淹死。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乌龟越狱、叠罗汉,以及上下晒台等过程中,容易造成翻车现象(即四脚朝天),浅水反而会因为浮力不够,容易导致乌龟无法及时翻身而淹死。
除了不能防止乌龟淹死,水位浅的弊端还有很多。例如水质容易恶化、温度容易忽冷忽热,乌龟得不到运动锻炼而体质差,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乌龟生病,甚至死亡。浅水过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丽。
浅水过背的养法,其来源应该是乌龟养殖场的温室龟,只是特定环境下的方法。而我们家庭养龟,却将其扩大为万能的养龟方法,几乎成了信条和真理。由于干养或水位长期不过背,容易造成乌龟畸形甲,因此浅水过背应该理解为水位至少要超过背,而不是只能刚过背。我们不能将最低标准视为最优标准。实际上,深水养龟更接近乌龟的自然生活环境,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