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热地板原理详解,发热地板多少钱一平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7:15:41

CTC 方案来看,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方案更接近于将电池先组成电池包,再将电池包集成进底盘;零跑的方案则相对明显地拿掉了电池包的环节。也就是说,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方案是取消了车身底板,零跑的方案是取消了电池包上盖。此外,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将电芯直接集成,而零跑保留了模组环节。

3.我们不必将 CTC 单纯理解为 CTP 的延伸,从技术涉及的范围来看,CTP 是一种电池包技术,CTC 是一类整车技术。 CTP 在短期较为容易实现,是在电池包层面的优化方案,电芯或电池包企业独立可开发完成。 CTC 是远期的一大趋势,一定程度上跳脱出了在电池层面降本增效的目的。就CTC 的实现而言,一方面技术难度较大,门槛较高;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在平台化、模块化有较好的基础,采用 CTC 技术反而需要颠覆已有的车身底盘结构,因此 CTC 的发展推动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过程。也正由于这一点,特斯拉作为一个新型造车企业,没有历史包袱,比传统车企有更强的垂直整合能力,才能走出 CTC 的技术路线。 最后,尽管 CTP、CTC 的概念相当火热,但严格意义来说,当前整个行业还处于从标准化模组加速向 CTP 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3. 产业链环节的变化与趋势

3.1、电池厂与整车厂的合作竞争格局

根据电池制造的各个环节,整车厂采购电池的模式可以有多种,从外购电芯到外购电池包。如今,在电池需求加大、上游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整车厂纷纷往上游电池端延伸——部分整车厂通过入股、合资等方式深度绑定电池供应商,另一部分整车厂直接独资建厂自研电芯。 CTP、CTC 作为以电池为核心的继承设计,电池企业相对具有较强的开发优势,也将通过技术变革、新产品推出逐步整合电池包各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在电池开发中的话语权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CTC 涉及汽车底盘,是传统观念里整车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整车厂更加具有技术优势。叠加如上所述整车厂在战略布局上同样在向电池端迈进,力图掌握电池层面供应、价格和技术的话语权。因此,电池厂可以借 CTC 向整车渗透,延伸至底盘开发领域,而整车厂可以通过自研 CTC 来主导和巩固底盘开发并渗透电池环节的研发与制造。二者夹击下,首先是第三方 Pack 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蚕食,其次是电池厂与整车厂的竞争格局将加剧。

3.2、电池制造产业链细分环节

电池层面的制造来看,在电池包结构简化的过程中,大量机会将出现在产业链的细分市场中,行业对特定零件的要求明显增高,有竞争力的供应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胶粘剂(结构胶、密封胶与导热胶)应用增加

模组内电芯的装载和散热方式区别较大,有的通过胶体将电芯粘在模组壳体上并进行热传导,有的直接在电芯之间保留部分空气来散热并允许电芯膨胀。而 CTP、CTC 结构下,空气显然无异于电芯的固定和支撑。在削减了模组和一些结构件的情况下,结构胶粘剂的应用将显著增加来连接固定电芯、支撑结构、阻热阻燃。例如刀片电池通过结构胶固定所有电芯;特斯拉 CTC 结构电芯之间采用树脂材料填充,同时起到阻燃、热保护和结构性支撑的作用。

电池托盘重要性提高

结构件领域,CTP、CTC 技术的发展对电芯结构件影响较小,对模组、电池包等成组环节的结构件影响较大。作为少量留存的结构件之一,电池托盘将需要承载更多电池系统部件的集成,也需要符合更高的防震、气密性、轻量化要求,因此电池托盘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从生产制造来看,早期普遍采用冲压技术,冲压对象为钢制材料;如今挤压与焊接逐渐成为主流,铝型材用量也大量增加;未来,压铸有望成为最有效的工艺,避免复杂的焊接工序、简化生产流程,材料或将逐渐演变至镁铝合金、塑料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想象空间较大。

自发热地板原理详解,发热地板多少钱一平方(9)

设备行业(制造设备、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

电池生产和仓储过程中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设备迭代升级明显加速。为了满足对电池大规模生产、高安全性、高品质、低成本的要求,设备企业需要在提高产量产速、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实现更高标准的质量管控。

首先,设备开发路径正在从单机设备向分段或整线一体化迈进,例如电芯制造前工序的辊压分切一体机、激光模切卷绕一体机、切叠一体机等一体化智能装备,又如智能仓储环节的线库一体方案。设备和方案的升级旨在尽可能减少人工的依赖,在提速保质的同时,更好地做到工艺一致性,进而实现电芯一致性。 其次,测量和检测设备的需求高速增长,机器视觉正在成为一大主流方案,并应用于全线,覆盖电芯顶盖焊接检测、电芯外观检测、模组焊接、Pack 组装等多个工艺环节。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 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已达到 13.1 亿元,同比增幅 81.4%,预计2022 年将达到 20 亿元。最后,运用仿真工具进行虚拟调试成为设计与制造协同的助力。通过运用数字化的工艺,既能节省客户验收测试、现场验收测试的时间,又能减少物理验证,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的成本浪费,最小化设备故障和停机的风险。

3.3、小结与思考

1. 目前推出 CTP 技术的企业主要以电池企业为主,推出 CTC 方案的三家企业都是整车厂。随着电池集成技术的不断推进,电池企业与整车厂的话语权争夺更加激烈。CTP 技术帮助电池企业从电芯生产环节跨越到电池包环节,是电池企业扩张的一次体现。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什么 CTP 技术的推出与推广首先发生在国内,而非之前主导电池集成技术发展的大众等传统车企。因为对整车厂而言,保留电池包中模组结构可以保留其对电池包开发的主导权。而国内宁德时代占据半壁江山,有实力推动这一降本增效的产品进入市场;比亚迪既是电池企业又是整车厂,超强的垂直整合能力也保证它可以更多关注技术本质上的优劣。 CTC 技术路径尚不够清晰,固态电池的推出、充换电模式的转换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左右其发展。我们认为,未来相关技术的试探会继续多多出现,该领域电池企业和整车厂两方的竞争也将更激烈。 2. 集成化程度高的电池系统下,由于电池的木桶短板原理,对电芯质量、电芯一致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又由于省略了大量零件,电池刚性、散热性等性能要求需要保留着的零件来满足。 具体来看,CTP、CTC 技术的发展将带动(1)胶粘剂用量和质量要求上升,(2)托盘等结构件承担更多重要的作用,(3)智能制造正在快速铺开,并有望大规模应用,生产环节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检测,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更加严格和精细。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