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时节,时值秋分,昼夜等长,秋分一过,昼短夜长,日照时长、日照烈度都下降的比较明显。
对钓鱼人来说,秋分到霜降的野钓,如果想继续沿用原来的套路,不管是夏季的还是秋季的,都是不太合适的。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秋分过后,气温整体下降而天气多变,气温和天气的变化,也影响了水温的变化,不管是钓深还是钓浅,用腥还是用香,都无法一言以蔽之。
想要在野钓时保持不错的渔获,就得在钓法、钓距、垂钓思路等多方面进行灵活应对,经过总结,可以将其归纳为四个规律。
规律一、钓距一日三变
秋分过后,气温的变化,从早到晚都在变化,大致上,清晨5~8点水温最低,午间12~15点的气温最高。
气温的起伏,会导致水温的变化,鱼是低级变温动物,因此,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群也会游曳到不同的区域。
水温较低时,鱼群会游曳到深水区域,所以我们需要钓远,随着气温慢慢上升,到了午间,鱼群会游曳到浅水区域,选择钓近,鱼口自然会更好一些。
规律二、溶氧越充沛,鱼口越暴躁
选择适合的水温,并不代表着鱼一定会开口,这是因为,过了秋分之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南迁,大陆高压重新莅临北方。
气温开始下降的同时,气压也在慢慢地下降,水中的溶氧,受气压的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在初秋、秋分之前,因为气压较高,鱼口普遍较为活跃。
秋分之后,气压较低,鱼口普遍都会因为溶氧不足,缺乏活性。晴天时,气压高,溶氧充沛,阴天时,气压低,溶氧较差,不仅鱼口差,人也会感觉到有点气闷。
为了应对这个特点,要么在晴天出钓,要么在挑选钓点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选择溶氧比较充沛的区域。
规律三、气温突降骤升不出钓
鱼是低级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上升或者下降,都需要一个适应周期,不管是什么原因,气温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都会导致水温在短时间的上升或者下降,但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不建议下杆的,因为鱼完全不开口。
只能等到温度恢复正常,亦或者持续地降温、升温成为了常态,否则,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饵料,都不会有鱼口。
上述的三个规律,只适合于秋分之后使用,到了立冬之前,这些规律都适用,当然,我们在实战中,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都要提前准备,避开高温时间段,选择早晚出钓,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多变的晚秋,保持不错的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