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是滇池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据当地居民介绍,湖岸经常积聚大面积的藻膜,湖水变成浓绿色,气味腥臭扑鼻,只能借助浮网人工打捞清除。此时的滇池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成了人人都避之不及的臭水湖。
在湖泊的面积上,滇池也一直在不断地“瘦身”,直接原因就是围湖造田。在1970年,每天至少有10万人在滇池边上填土造地,不断把湖岸线往内推进,昆明八景之一的“灞桥烟柳”也随之覆灭。
据文献记载,曾经的滇池有很多优良的湖湾和沟潭,中间有沟渠穿插连通,发达的水网系统中曾生有大面积的水生植被,为鱼虾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天然场所。但持续20余年的围湖造田导致湖边的水潭被填平覆盖,取而代之的则是农田、鱼塘,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据《滇池水利志》记载,1969~1978年湖区围湖造田约3.49万亩,仅1970年就围垦了3万亩,岸边的海菜花(中国特有种,对水质要求高)等湿地物种一度消失。湿地的萎缩迫使滇池由“草型”湖泊转变为“藻型”湖泊,生态遭受重创。
滇池70-80年代水生植被分布变化
关于围湖造田,这里不过多评论,当时的历史环境有一定特殊性。但就现在看来,造田活动无疑重塑了滇池的生态系统,这也为此后的环境整治留下了一笔“生态账”。
滇池有多重要?为何会被污染?滇池的作用,昆明人最清楚。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上游水源接通盘龙江,流域内还有海源、昆阳等20多条河流汇聚,气候温凉宜人。气象数据显示,滇池流域在冬季的月均气温不低于7℃,夏季平均为20℃,一年四季如春,非常适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