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刘还沉浸在新工作的喜悦中,接到了瓶窑派出所反诈专员的劝阻电话。一开始,小刘还有点懵圈,想着放弃赚钱这么轻松的工作有点可惜。
后来,反诈人员面对面跟小刘讲解后,他才彻底醒悟过来,并向工作人员致谢,“多亏你们及时劝阻,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无独有偶,小叶同学(化名)是瓶窑辖区内一名高三毕业生,高考完在家想利用暑假在网上找份兼职的工作,一份“足不出户,做任务即可赚钱”的广告吸引了她。
和小刘一样,叶同学在客服指导下安装了“蓝凌办公”和“慧办公”APP,并充值500元,获得返利170元。反诈专员及时赶到后为其讲解相关诈骗知识,删除了涉诈APP,阻止了其后续操作,避免了经济损失。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刘和叶同学这么幸运。
近日,瓶窑派出所接到周某报警,称自己在微信群里兼职做任务赚钱,下载客服指定APP后,刚开始获得了百余元的返利,后客服发放任务的金额不断加大,转账3万余元后,客服以卡单、信息错误为由拒绝提现,最后竟直接拉黑消失,APP也进不去了。造成周某被骗3万余元。
Focus
!敲黑板!
看完以上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从兼职找工作,到劝阻或被骗,都经历了相同的四步走:
01
发布兼职信息,引受害人上钩
02
小额返利,赢取受害人信任
03
提高佣金,诱导受害人继续投钱
04
最后榨干,转移资金
瓶窑派出所对近期辖区刷单诈骗发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待业者、全职妈妈、中高学校学生已然成为了骗子的主要目标,而正值暑假学生类的刷单诈骗警预警数量明显上升。
为了实现刷单诈骗精准宣传,瓶窑派出所专门制作了刷单类宣传课件,详细剖析此种诈骗特征,对辖区内各村社“小候鸟”爱心托班内的学生进行宣讲,并积极走村入户,对在家人员进行一对一反诈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