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Richardson,1846),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赤眼鳟属, 俗名红眼睛、野草鱼、参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味美。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适应性强、生长快,已列入江西省水产局推广新品种之一。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笔者参与了信州区鱼种场赤眼鳟一年三茬养殖模式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的修整与消毒 池塘1口,面积3亩,长方形,池底平坦,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每茬鱼种放养前将试验池的水排干,修整池埂,浅水法施生石灰30公斤/亩进行消毒以*死野杂鱼、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二天后注水1.5米深后投放赤眼鳟夏花鱼种。
1.2水源:引自养殖场旁的溪流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培育池进水用60目的筛绢袋过滤处理。
1.3鱼种投放 试验所需赤眼鳟鱼种来源于养殖场自繁自育的夏花鱼种,投放密度为1.5万尾/亩,鱼种投放前用2%的食盐水消毒2-3分钟。2014年5月底,鱼种场按30万/亩投放自繁的赤眼鳟水花于池塘中,经30天左右培育成夏花鱼种后作为试验用鱼种来源,同时,水花培育池塘用作储备鱼种池。
1.4.饲料投喂 饲养前期采用含32%蛋白质的草鱼破碎料,后期用含30%蛋白质的草鱼细颗粒料;每日投喂2次,上午9时和下午4时,日投饵率3%-8%,坚持“四定”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每茬养殖期间,每周补充投喂一次小浮萍或切碎的苦麻菜、白菜等,以补充营养不足。
1.5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养殖前期定期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5~20厘米;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及时换水,加大进水量,保持水质清新。养殖过程中,保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机,池水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确保鱼不浮头。
2.结果
试验池在6月30日、8月30日、次年4月20日分批投入赤眼鳟夏花或小规格鱼种,经过1.5至2个月的养殖,达到每公斤20-30尾左右开始拉网分批出售。试验结束后,各批次亩产量分别为514.2公斤、561.2公斤485.0公斤,合计亩净产1560.3公斤(见表1)。
表1 试验池塘赤眼鳟养殖情况表
三、分析与讨论
1.本次赤眼鳟养殖试验,通过赤眼鳟鱼种稀放速养,来达到快速供应市场的目的,通过多批次投放养殖来提高池塘养殖总产和总经济效益。养成的赤眼鳟上市规格为20-30尾/公斤,可作为溪鱼供应市场,因而取得较高的市场批发价(16元~20元/公斤),同时养殖模式的安排有效地避开了10月底南方鲮鱼供应市场的冲击,使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多批次放养与单批次的比较
从赤眼鳟夏花开始,放养密度1.5万尾/亩的池塘,养成每公斤20-30尾的规格出售,至10月底可养两个批次;放养密度3万尾/亩的池塘,养至年底则产出相近规格的赤眼鳟冬片。两种养殖模式比较有如下不同:
(1)产量相同但经济效益不同 前者因及时供应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后者留至年底集中出池,同时有南方鲮鱼供应的市场冲击,因而销售压力大,效益低。
(2)水质调节压力不同 单批次养殖模式因养殖时间长,存鱼量大,后期水质过肥,易生蓝藻,水质调节压力大;多批次养殖周期短,存鱼量少,水质鲜活,鱼生长快。
3.试验池塘不同放养批次的产量比较,以秋季(第二批)产量最高,夏季(第一批)次之,春季(第三批)最低,这与不同生长季节水温区别有关,夏季水温过高,春季水温偏低,秋季水温适当,更适合赤眼鳟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