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
原方组成
生黄芪30克、天花粉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银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分服(《医学衷中参西录》)。
(一)胸壁侧窦道
王xx,男,43岁。1972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因肩胛处生疮,发生败血症,经抢救脱险。住院三个多月,出院时在锁骨下一寸处遗留一窦道,分泌物如米泔,时时流出。
检查:肩胛骨处有约6×6厘米大块疮疤,腋下满布疤痕,抬肩受到障碍。锁骨处下一寸处有一窦道,如黄豆粒大,有少量清稀脓性分泌物不时流出。舌苔白根黄,脉虚而略数。
证属病久气血大伤,余毒未尽,患处气血失养,形成窦道,愈合缓慢。
治宜大补气血托脓外出,解毒生津,化瘀定痛生新。
处方如下:生黄芪30克、天花粉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金银花15克、公英15克、生地10克、甘草10克。
效果:共服药10剂而愈,观察数年,疗效巩固。
(二)足跟骨骨髓炎术后创口愈合迟缓
张xx,女,15岁。1978年5月13日诊治。
患者初因足跟部位红肿,溃疡流脓水经治不愈。后转至某职工医院,经X线拍片,诊断为骨髓炎。手术治疗,伤口迟迟不愈合,拍片复查,发现患骨切除部位附近有阴影可疑。
检查:患者足跟青紫肿大,有如2×2厘米大的洞口。舌尖红、苔白微黄,脉虚数。证属溃疡日久,气血亏损,热毒未尽,致伤口不能如期愈合。
治宜大补气血,清热解毒,祛瘀化腐生肌。
处方如下:生黄芪15克、生地10克、当归3克、天花粉10克、乳香3克、没药3克、公英10克、银花10克、牛膝10克、阿胶10克、甘草3克。
效果:宗上方加减,因乳香、没药味苦改用丹参、鸡血藤。纳呆加生鸡内金、炒三仙等。共服药30余剂而愈,观察二年疗效巩固。
- 本文摘自《陕西中医》1981年04期,作者/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