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表妹
公元799年,元稹20岁,是个年轻有为的精神小伙,早早就考取了公务员,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职。
某日去拜访一位姓崔的远房亲戚,邂逅一个名唤“双文”少女,算是他的表妹。
男未娶女未嫁的,两人情意绵绵,很快私定了终身。
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元稹得继续进京,考取更大的功名。他立下誓言,等他考取功名回来,一定娶崔双文为娶。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可是崔小姐信了。
她安心待在闺中,等着如意郎君骑着高头大马来娶她,可是她最终等来的消息,是元稹结婚了,新娘不是她。
元稹来到都城准备会试期间,就攀上了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市长)韦夏卿的高枝。
这位市长家里,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少女,韦从。
因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韦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厅堂下厨房,女工也做得极佳。
一个是遥远的异地恋对象,一个是触手可及的才女,更关键的是,娶了韦小姐,对他的仕途大有帮助。
什么海誓山盟,可拉倒吧。
本来,这就是个负心汉抛弃旧爱另结新欢的寻常故事,不能说有多大的罪过,各自安好就行。但元稹非常不厚道,他写了一本言情小说《会真记》,也叫《莺莺传》。
想必菠菜们能猜到,这小说跟“崔莺莺”有关。
没错,这就是王实甫《西厢记》的原型。《莺莺传》和《西厢记》最大的不同,就是结束不一样。前者男女主分开了,后者是个圆满结局。
世人认为,《莺莺传》其实写的是就元稹自己和表妹崔双文的故事。
这就像现在有些歌手,分手后喜欢把前任写进歌里。你写就写吧,也没多大事,但元稹的狡猾在于,他最后在小说中给自己洗白了。
明明是自己始乱终弃,却把崔莺莺比成妲己和褒姒那样的妖孽祸水,说是自己怕被祸害,所以跟女方断绝关系。
人家崔小姐还没嫁,被他这么抹黑,以后怎么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