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字的写法,乔迁之喜题字书法作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2:06:13

迁字的写法,乔迁之喜题字书法作品(1)

《春秋》鲁庄公元年记载,“齐师迁纪、郱、鄑、郚”。但从这条记录,一般我们会理解为:齐国出动军队搬迁了纪、郱、鄑、郚四国之民。但是,这些《春秋》记录已经远去二千七百余年,期间文字含义昔非今比,加之记录简略,真要实质上的明白其中意义,也非易事。

比如,鲁国《春秋》,一般不记录外国之事,为何会记录齐国这么一条消息?齐师出动,是迁纪、郱、鄑、郚四国,还是只迁郱、鄑、郚三国,而这三国是纪国属邑?齐国所迁,是据其地,迁其民?还是迁其地,留其民?是只迁贵族,还是国人整体搬迁?是简单赶走原住民,还是迁移安顿?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很难用今天的思维方式去套用古人的。

虽然,这年的《左传》没有对这条《春秋》记录做任何说明,但可以推定,齐国大军出动所造成的影响,肯定是波及到了鲁国。否则,鲁国不会轻易记载这一历史事件。当然,涉及纪国,必然会与鲁国息息相关。除了鲁国公主伯姬是纪国夫人,更重要的是,纪国一直是鲁国的盟友加亲戚,纪国更视鲁国为保护国。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更相信郱、鄑、郚是三个城邑,而非独立的国家,在隶属关系上,相信这三个城邑是属于纪国。或者,最起码,这三个城邑长久以来已经成了纪国的附庸。否则,以齐国之强,也没必要把郱、鄑、郚与纪国相提并论。郱、鄑、郚之与纪国并列,说明齐国大军因纪出动,并将纪、郱、鄑、郚视为一个问题。另外,从历史次序发展的角度,这时纪国还没有灭亡,迁纪之事应该还没有发生。比如,鲁庄公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这说明,三年以后,纪季,应该是纪侯的弟弟,带着酅邑加入了齐国。所以,如果《春秋》的这条记载,加一个字也许才更加准确,比如“齐师迁纪邑郱、鄑、郚”。

关于这三个城邑及其人口的未来,更是复杂!作为这些地方的城邑和领土,那一定是齐国占领的对象,这个应无疑问。而这三个城邑之名是否就此消失当是另外一个问题。按照《左传》其后记载,最少鄑、郚这两个地方又出现在鲁国的版图上。我想,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名,大有可能是这两个城邑迁到鲁国之后的因袭之名。

关于人口问题,为什么是强调人口?而不是人民,或者是百姓?因为那个时候,国人、民、“野人”是不同的三种阶级,国人是贵族,是塔尖上的统治者。而民有可能是自由人,是可以给统治者打工的人。野人则是自由的劳动者,但需要承担井田的耕种责任,并服役于国家的军事组织。而奴隶则是前面两种人的财产,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人,主人去哪儿,自然就应该跟随。所以,在理解当时国家组织的框架下,有可能所迁之人,其实就仅限于统治者自己,也即国人,甚至不能包括那些普通的自由民,更不可能涉及“野人”。因为,只有土地的占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拥有土地并同时拥有土地上的劳动者才有意义。这一点,齐襄公也不傻!

关于所迁之民,会不会由齐国出面安顿的问题,虽然今天很难下断语,但是按照后世注释者的分析,多半是要让这里的“国人”自己想办法的。这种“自己”想办法,齐国大概不会发派遣费,不勒索和抢劫就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郱、鄑、郚三个城邑的“国人”会在“国君”的带领下去投亲靠友。比如鄑、郚之人,就来到了鲁国。由于郱在《左传》后文中没有出现,不知其下落。

当然,这些问题,在《公羊传》和《谷梁传》中也有说法,但没有一致的意见。《公羊传》重点解释这是齐国的一次灭国行动,属于大事,所以才记载于《春秋》之上。而《谷梁传》则认为,这些都是国家啊,有可能是把纪国迁到了郱、鄑、郚,可见他们两个也不是很清楚。

从战国以后,齐国土地上,再没有了纪、郱、鄑、郚,说明这些地名,随着其中贵族的迁徙而远去。

迁字的写法,乔迁之喜题字书法作品(2)

郱、鄑、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