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就是走的科举路线,但他走的是明经科,不同于那些死读书的人,这一点对狄仁杰性格形成很重要,在后来的官场中,狄仁杰务实的作风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
狄仁杰今天的家喻户晓,源自于神探狄仁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这种都是名人累计的效应,一个人出名了之后,很多不是他的事,都会往他身上按。
不过历史上的狄仁杰断案确实历史,主管过全国的审判系统,也正是在这种地方工作过,知道变通,所以当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的时候,狄仁杰很快就承认了。
因为他知道,酷刑之下,人很难保持心智完整,而且把自己弄得半死不活也不划算,来俊臣一看狄仁杰没用刑就招供了,还因为狄仁杰是个软柿子呢。
结果就放松了警惕,没想到狄仁杰把实行写出来,夹在棉被里,让家人呈给武则天,后来武则天召见狄仁杰,狄仁杰说出了实情,这件事给武则天印象很深。
当时很多大臣都被酷吏,不明不白地弄死了,狄仁杰逃过一劫,从此没有攀扯到别人,是有既讲原则又懂得变通的人。
武则天非常看重狄仁杰,经常委以重任,满朝文武最信任的就是狄仁杰,这种信任是超越了君臣之间的那种信任。
狄仁杰用老友的方式,劝说武则天,让他立李家人为接班人,这话很多人都对武则天说过,但只有狄仁杰有这样的分量,最终促使了武则天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
狄仁杰极力推荐的张柬之,后来发动了神龙政变,归政于李家,这是后话,为什么说狄仁杰死得很是时候呢。
因为狄仁杰死在了武则天的前面,这时候武则天非常伤心,辍朝三日表示哀悼,狄仁杰的是避免了日后和武则天的兵戎相见。
因为武则天对狄仁杰实在是太好了,如果最终的兵变由狄仁杰来完成,这个里面其实是有道德困境的,就像是当年华容道放了曹操一样。
狄仁杰是寿终正寝的,死后是尊荣无数,在历史上完美谢幕,但如果再多活几年的话,情况就会变得很糟糕,最终发动政变的五大臣,后来的评价都不搞,而且下场都很惨。
关于狄仁杰,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