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队杨光原型,保安队长杨光最后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4:14:07

1958年,中国登山队员在念青唐古拉山进行了集训,为攀登珠穆朗玛峰做最后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登顶,中国修建了一条长达300公里的公路,方便从西藏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运送物资。

登山需要专业的设备,需要从国外购买。1959年,国家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挤出70万美元外汇,从瑞士购买了一批专业的登山设备。

1960年3月,中国登山队员几十人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本营集结,为登顶做最后的准备。他们花了2个多月时间,在大本营至珠峰之间建立了3个营地,把物资运上去。

登山队杨光原型,保安队长杨光最后结局(5)

1960年5月17日,4名登山主力队员出发了,他们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向世界之巅发起冲击。由于准备充分,他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轻装前进。5月23日,他们顺利到达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他们将于次日向珠峰发起最后的冲刺。

可是,次日早晨,登山队员出发没多久,队长许竞因为体力消耗太大,不得不退出。原本负责接应和摄影的2线队员屈银华临危受命,加入队伍。队长的责任,则交给了王富洲。

登山队杨光原型,保安队长杨光最后结局(6)

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继续沿着山脊前进,中午12时,他们到了著名的“第二台阶”的裂缝脚下。这是一道笔直的4 米多高的岩壁,表面很光滑,没有任何攀援支点。有人说,这里连鸟儿都飞不过去,更别说人了。可是,中国登山队员没有放弃,费尽周折,用了3个多小时,终于将“第二台阶”踩在脚下。

越过“第二台阶”,长时间在前面担任开路任务的刘连满体力越来越差,高山反应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他们携带的氧气剩下不多了。于是,刘连满就留在一个既避风,又不会发生坠岩危险的一块大岩石旁的弧形拗槽中休息,其余3名队员完成最后的登顶任务。

登山队杨光原型,保安队长杨光最后结局(7)

那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当时,探险家攀登珠穆朗玛峰必须遵守“两点钟规则”,即登顶一定要在下午两点前完成,不然就必须回头。显而易见,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已经突破了“两点钟规则”,这意味着必须要在夜晚攀登。里面蕴含的风险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当太阳的余光完全消失后,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不得不在星光和雪光下摸索前进。更可怕的是,当他们攀登到8800米高度时,氧气已经基本用完,体力消耗一空,最后一程完全是在冰雪上爬行,本能地向前行动……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时间在这一刻凝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放在世界之巅。

登山队杨光原型,保安队长杨光最后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