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舍活到了67岁,老舍是如何逝世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6:48:39

傅光明说,我们只是无限接近事实,却抓不住真相。

事情就复杂在关于《老舍之死口述实录》中,人们的口供出现了许多相悖的地方,也就是说排除推卸责任的话,每个人眼中的事情都是不一的。

有人说老舍被带到警局后,给他的妻子胡絜青打电话通知家属来接,接到的回复却很冷漠:“太晚没有车,来不了。”最后还是他的儿子想办法将他送回去。

在明确得知老舍投湖后,非常平静的说:“死了好,死了好......”但采访到儿子舒乙时他说:“警局最后是我母亲将他送了回去。后来找不到人时她非常焦急,辗转了很多地方。”这些语言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真相是怎样我们无法还原,但总不该怀疑一位尽职尽责的妻子及母亲。她的冷漠和平静,大概是一种对老舍和许多人遭遇的愤怒、无奈和最后的解脱吧。

为什么老舍活到了67岁,老舍是如何逝世的(5)

二、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

据实录记载:在老舍死亡的前天晚上,黎丁也就是《光明日报》的副刊编辑曾经跟老舍在一起谈论,据他回忆,那时老舍是兴奋的、激动的,而且明确表示出“不能落后”,到底什么不能落后呢?

在这之前,老舍对新时代创作其实有着极高的热情,也是创作成绩较突出的作家。迎来新时代后,他又一度达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有《龙须沟》、《茶馆》等代表作,还写了大量歌颂的文章,可以说是秉承着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理念。

而这样的作品也是时代所需要的,老舍先后担任文联主席等多个头衔,还因此被授予了“人民艺术家”称号。他为什么在新时代自依然有些如此饱满的热情呢?理解老舍人应该知道,就是“爱国”。

为什么老舍活到了67岁,老舍是如何逝世的(6)

为了坚持信仰,他将文学发挥到了极致。在抗战时期,老舍极力主张将文字向实用主义转变,来作为抗战的一种特别“武器”,并且成为了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引领者。他还说过:“不管是谁写的,不管什么题材,只要能看的明白而且有益于抗战,都是应该欢迎的。”

老舍的爱国,甚至跨越了时代。北京老艺人演员还在许多年后感叹过,当时的社会上不管出现什么事,哪些问题,老舍先生立马就能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在现在来说,这就是一种不余遗力追“热点”,在网络不发达的当时,不仅要对时事敏感,也可以说非常尽心了。

可见老舍心中,有着强烈而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对老舍来说不只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信仰。当一个人的信仰要去击垮他,是很容易被摧毁的。这的的确确是造成他死亡的原因之一。

在激烈的思想挣扎中,老舍选择了投湖,那么在逝去之前他是否还在坚持着他的情怀和信仰呢?应该是的,否则他绝不会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去与动摇抗争。

为什么老舍活到了67岁,老舍是如何逝世的(7)

三、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老舍一生有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作为一个作家不可避免的,就是“瓶颈期”。

50年代以后,老舍先生就不止一次地自认为近期的创作“不怎么好”,“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表示自己虽然有十几部剧本,但没有一部出色的。

老舍这样一个优秀的作家,骄傲的文人,暂且不论作品真正的好坏,当他说出这样的话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他的内心应该痛苦又矛盾,而且充满了自我否定。

对于这样紧张的局势和环境,老舍终究是慌了。他一定察觉到了,他无法表达出真正能表达的东西,不管是为了荣誉还是什么,他必须要迎合时代,迎合大众。这也解释了他后来的创作低谷,在老舍生前,最后发表的一部作品居然是快板。

为什么老舍活到了67岁,老舍是如何逝世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