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莫盖背水路,千金难买向南楼”,是在农村广泛流传的俗语,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盖房如何选址的问题,二是建房时如何选择朝向的问题。
1、旧时代农村人盖房屋的艰辛农村盖房,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人生中的一件重要事情。俗语中有:“穷不起屋,富不移祖”(祖,即祖坟)之说。说明过去普通的村民建房,因经济能力问题,不得不有一个长远考虑,或长久打算。不然,因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硬着头皮建房,结果房子建到半途,家里没钱也没有粮了,无法再继续下去,成了半拉子工程,或者房子建好了,家里的生活却没有了着落,这正应了一句古话:“赊钱起屋,卖屋还钱”。
农村还有一句俗语:“若要人穷,劝人起屋”,意思是说,想要让家庭条件很一般的人家里,迅速变得贫穷,就劝他起房屋。这样,别人家的财力全投入到建房,家境就会发生改变。这是过去农村一些人居心不良的人所使的阴招,表面上看来是对人家好,实际上是就是把别人家往火坑里推。
那时,农村处于落后的小农经济时代,普通家庭并不富裕,大多数农民只能勉强度日。如果不是外出经商富裕起来,或者在外为官发达起来,或者获得意外之财暴富,一般的人家是无法修建好房子的。除非搭建茅草屋,只花些力气,不用花多少钱。事实上,过去茅草屋就是贫穷的象征,在人们的眼里算不得真正的房屋。真正的房屋,或者是青砖青砖四排三进的房屋,加上附属建筑,或者是木结构四排三间的房屋,加上附属建筑。
平民百姓要建这种上档次的房屋,大多要一两代人省吃俭用,做建房的资金准备,有的则要三代人的积累,到头来还不一定能够把房子建起来。一旦在财力上做足了建房的准备,就可以动工修建。因此,农村建房人们被称之为“百年子孙大计”,意思是说,他们这代人把房屋建好了,希望下几代都不要劳心费力,再来修建房子。旧时,农村建房实在是劳心费力,太辛苦了。
因此,旧时农村建房时,从选址到房屋的朝向,以及房屋的选材等方面,都非常重视,凡事都要十万个小心,唯恐出现丝毫的差错。现在农村一些人家建房也是一样,有的人家建座小洋房,要付出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像这种人家建房时,在选址及各方面,能不慎之又慎吗?
2、“盖房莫盖背水路”的意思这句话的关键词就是“背水路”,现在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不是很全面。有的甚至说,凡是房屋后面有水源的地方,就不能建屋,这就完全背离了这句话的本意了。
人们的饮用水也是水源,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南方的山区,有一句关于水井和水塘的说法:“前不宜井,后不宜塘”。房屋的前面不宜挖井,房屋后面是可以挖水井的,山里人家,如果屋后有一眼清泉,被认为是最好的。虽然“前不宜井”在风水上也有说法,但总的来说,主要是水井放在房屋的前面,怕被人畜污水污染,很不卫生。再说,过去建房,忌讳屋檐水倒流向屋后倒流,否则就是“前高后洼,不孤就寡”了。只能顺着房屋前面流出去。如此,后面的水井就不会被人畜污水污染。
还有的人说,要选择在平地建房,不能把房子建在山坡上,这种说法就更加荒唐了。
这种说法,如果指没有山地和丘陵的平原地区,还说得过去。平原地区一望无际,都是平地,生活在这里的人自然把房屋建在平地上。而旧时生活在山区人们,平地是用来开垦耕地,用来种粮食的,尤其是水稻产区更是如此。因此,旧时人们宁可把房屋建在山坡上,山崖上,这样就有了我国湖南及西南地区的依山和傍水而建的吊脚楼、悬崖村、山顶村等。平地是口粮之地,也是子孙后代之地,旧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就是要把好的耕地留着,舍不得用来建房屋,也不能用来建房屋,俗话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那么“背水路”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水路”在房屋的背后。“水路”一词在古代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水上航行的路线,即溪、河;二是指古代皇室贵族出行时,令人在前面引路且洒水于路,谓之“水路”,即陆路。所谓建房选址之中的“背水路”,既指溪、河,也指陆路,但并不专门指溪、河。
先说屋后的“陆路”。民间有风水顺口溜说:“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意思是说,宁可让道路从门前通过,也不愿让道路从屋后通过。事实上,旧时人们建房时,都希望自家能有个独立的院落,然后修建院门,道路从院门前通过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因修路的需要,一定要从院内穿过去,是从屋门前通过,还是从屋后通过,两者必须选择其一,如果让旧时村民来选择,宁可选择路从屋门前穿过,也不愿意路从屋后面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