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结构原理与应用,蜂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8:21:44

渗透率持续攀升,CTP 和 CTC 装机量超千万辆

我们认为,随着整车对于电池系统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CTP 的渗透是一个确定性比较 高的过程。从技术维度来说,CTP 主要是一次系统结构升级,修改的重点是电池的排布方 式、主体零件尺寸变大和非关键零部件的削减,就现在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的实际情况来看, 越来越多的市场使用数据,将有效反馈完善设计方案。从商业模式上来说,在满足整车外 部尺寸包络曲线的大前提下,CTP 产品引发的产业变化主要发生在电池公司的内部,不存 在新的产业环节的引入,是一个内部自协调的过程。因此我们预计到 25 年,CTP 将会成为 主流的电池系统设计方案。同时 CTC 方案也在不断渗透,预计 2024 年,CTP 和 CTC 渗 透率总和将超过 9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蜂巢结构原理与应用,蜂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9)

电池包主导权争夺,产业链博弈加剧

CTP 和 CTC 的产业链上游为零配件厂,中游为电池厂,下游为整车厂。 上游零配件厂商加速布局 产业链上游主要零配件分别为结构板、箱体、冷却系统、FPC、CCS、BMS,整体产业链。

结构板件 代表公司是科达利、和胜股份、飞荣达、福建骏鹏等,飞荣达于 2021 年底与宁德时代签署 36 亿元采购协议,飞荣达将根据该协议扩充产能。和胜股份于今年 2 月公告,公司投资 10.2 亿扩产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业务。 电池托盘(箱体) 箱体是动力电池的主要承载部件,和胜股份是国内动力电池托盘一体化的龙头企业,3 月公 告称收到某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项目企业的 4 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项目 的《供应商定点意向书》,预估项目周期 4-8 年,项目交易额 36 亿元-40 亿元。 冷却系统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也称水冷板,代表公司银轮股份拥有国内顶尖的换热器批量 生产能力和汽车换热器系统技术储备,近几年先后获得几个新能源车电池冷却板项目,研 发投入稳定。

柔性电路板(FPC) 这是以柔性覆铜板为基材制成的一种电路板,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连接, 动力电池 FPC 替代铜线线束趋势明确,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国内的鹏鼎控股、东山精密、 安捷利、弘信电子等厂商积极在动力电池 FPC 领域进行布局。 电池模组采集集成件(CCS)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中心的核心部分,对汽车安全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当前 国内代表性的 CCS 企业为苏州西典、侨云科技等。 BMS 电池系统 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 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目前我国 BMS 行业参与企 业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电池厂商、汽车整车厂、专业第三方 BMS 企业,其中第三方 BMS 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大约三分之一,代表公司为苏州金华润泽、深圳长城开发,汇川技术。

中游电池厂和下游整车厂并驱争先

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过程中,整车厂和电池厂之间的技术分割线一般在电池包层面,整车 厂和电池厂的实力强弱会直接决定电池包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归属问题。CTC 的商业模式 是上游零配件厂和下游整车厂之间的权衡,分别是以特斯拉为首的整车公司主导的商业模 式,和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公司主导的商业模式。CTP 和 CTC 技术意味着在电池包层面, 电池厂的话语权将重新占据上风,在产业链中占据的价值也将进一步上升。

蜂巢结构原理与应用,蜂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10)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产业推演的角度看,整车厂和电池厂在高度集成化方向的竞争中,能够进一步加快推动 电池平价化和汽车能耗的高效化。 我们认为,CTC 是未来电池技术方案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带来产业上下游重构。对上游零 部件厂来说,CTP 和 CTC 技术意味着纳入的零件总成逐渐增多,通过整合零件总成进而提 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是上游零部件厂的布局方向。对下游整车厂来说,CTC 是一次承载式 车身向非承载式车身的转变。CTC 与传统车厂提到的底盘平台化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即 通过强化底盘总成的集成度,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对中游电池厂来说,MTP 到 CTC 是一条持续提高能量密度的道路,在强度可靠的前提下逐 步减少机械件的占比,从而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单位电量的成本,同时也是接触整车零配 件业务的流量变现渠道。

我们认为,CTC 开发还有较多难点,比如其对电芯一致性的要求更高,电芯由于充放电膨 胀造成的形变和散热性能变差,强度和刚度系统设计都需系统性开发。中游电池厂在利润 分配上具有优势。电池在整车零部件的成本占比较高,作为价值量最大的零件。如果成功 提高产品集成度和生产优率,将会使其产品在成本端更加有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从下一步的技术升级方向来看,CTC 与底盘系统的设计融合是零部件未来集成化极 具潜力的方向,CTC 的蓄势待发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行业对于滑板底盘产业化的进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