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45年谈判条件,国共最后谈判条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2:24:45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49年3月31日,秘书长卢郁文率工作人员等十人先行前往北平。4月1日,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及顾问、随员一行十九人乘中国航空公司“天王号”飞机启程前往北平,翁文灏(代表李宗仁)、何应钦等到机场送行,立法院休会半天,也全体到明故宫机场送行,对和平谈判的成功寄予很大的希望。张治中在登机前致词,表示要“不负各位先生的盛意和全国人民热烈的期望”。

一、我党对和谈的冷淡态度

同时,代表团发表了书面的谈话。与南京的“热烈”气氛相反,北平接待的气氛十分冷淡。张治中原以为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会来西苑机场迎接,实际上只来了秘书长齐燕铭等寥寥数人,而且,南京代表们多不认识。张治中的情绪顿时低沉下来。到了住地六国饭店,一进门就看到了“欢迎真和平,反对假和平”的大标语。又是当头一棒。

国共45年谈判条件,国共最后谈判条款(1)

张治中悄悄地对屈武说:“看起来中共对我们的诚意是有所怀疑的。”张治中和南京政府的代表们对中共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显然缺乏研究。代表团带着划江而治、对等的联合政府等等企图保存国民党军政势力的方案,来北平谈判,怎么可能受到中共的欢迎?

南京代表团带着要求中共改变政治路线、讨价还价的谈判方针而来,在中共看来,又有何和平诚意可言?中共对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路线,在原则上已经不会向任何人让步。南京政府代表团简直是熟视无睹。

中共的和谈方针,在刚刚结束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已经确定,*说:

“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其交换条件是不打桂系和其他国民党主和派;一年左右也不去改编他们的军队;南京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员允许其加入政治协商会议和联合政府;对上海和南方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允许给以保护。”

而具体的谈判策略,仍与北平谈判及与上海和平代表团谈判时相似。在政治原则问题上,首先以严峻的态度,指出国民党的内战罪行,剥夺他们在政治路线问题上的发言权,然后再以温和的态度,指出出路,给予宽大的待遇,以求和平解决问题,而在以后的政治路线问题上,不给对手留下任何模糊不清的幻想。

国共45年谈判条件,国共最后谈判条款(2)

当日晚,公宴之后,*、林彪即邀张治中和邵力子谈话。周一开始就以严肃的态度质问张治中。据张治中回忆:

“周首先提出质问:‘为什么离开南京前要到溪口去见蒋?'认为这完全是为了加强蒋的地位,淆乱视听,且证明蒋仍有力量控制代表团,大表不满,并说:‘这种由蒋导演的假和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我当时不免动了一点感情,解释了必到溪口去的种种理由。以后他又提出过两次,我又加以解释。一直到商谈末期,这段赴溪口的理由才为中共方面所了解,但是对商谈、至少对初期商谈的情绪是有些影响的。”

看来,张治中终不明白,他的溪口之行,正是给了*一个绝好的口实,以堵住他宣扬其多党民主的政治路线之口。

当天,张治中避开更敏感的政治问题,向*陈述他对未来国家外交政策的见解,主张“平时苏美并重,战时善意中立”,“如果亲苏而反美,则美必武装日本和用经济封锁来对付中国”,遭到中共方面的反驳。以后他还一再有所陈说,但终遭到中共方面的拒绝。

对于和谈问题,由于南京方面没有提出具体方案,*表示:

“我们设想,采取今天这样个别对话的方式,充分听取你们的意见,如果可能,经三四天的商谈后,然后在五日左右提出成熟的东西,让双方讨论。”

由于南京代表团的代表们有着不同的政治派系、政治思想和经历,分别交换意见显然有利于中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做工作。从第二天起,双方代表开始个别交换意见。

二、我党关于和谈的八项条件

按照中共方面的要求,谈判是以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为基础的,但在中共方面的见解,是以南京方面接受八项条件为前提的;而在南京方面的见解,是依据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进行商谈,也就是围绕着八项条件进行讨价还价。

国共45年谈判条件,国共最后谈判条款(3)

南京代表们对于惩办战犯表示在事实上做不到,在军事上,希望中共军队不过江或缓过江。中共对于战犯问题毫不放松,对于渡江只表示谈判期间不渡江,对于整军,必须改编为人民军队。中共对于南京代表团的立场采取了极为严峻的态度,形势紧张。

*把黄启汉叫来,要他就两个问题回南京去向李宗仁问个明白。*气愤地说:

“现在就是他们并没有接受八项原则为基础。根据这两天来和他们六个代表个别交换意见的情况看,除邵力子外,其余几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惩治战犯'这一条不能接受。这是什么话呢?李宗仁不是公开宣布承认*提出的八项条件为谈判基础的吗?怎么,代表团来了,又变卦了呢?”“还有,南京代表团到北平来之前,张治中还到溪口去向蒋介石请示,这就产生另一个问题,你们代表团究竟是代表南京还是代表溪口呢?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和谈怎么进行呢?”

此外,南京学生于4月1日进行游行示威,要求南京政府切实按照*提出的八项条件搞真和平,不要搞假和平,逍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的拦截毒打,造成伤亡。对此,中共向南京代表团提出了严厉的责问。这一切,使正式会议未能如原设想的那样在5日举行。

在非正式会谈期间,*亲自撰写评论文章:《南京政府向何处去?》,于4月5日发表,严厉抨击李宗仁、何应钦政府鼓吹“平等的光荣的和平”,要求他们处理4月1日的南京惨案,逮捕蒋介石、汤恩伯、张耀明等人,或者协助渡江南进的解放军逮捕,“战犯不除,国无宁日”,并且指出:“人民解放军就要向江南进军了。这不是拿空话吓你们,无论你们签订接受八项条件的协定也好,不签这个协定也好,人民解放军总是要前进的。”

评论文章更强调指出:

“你们或者听蒋介石和司徒雷登的话,并和他们永远站在一起,或者听我们的话,和我们站在一起,对于这二者的选择,有你们自己的自由。但是选择的时间没有很多了,人民解放军就要进军了,一点游移的余地也没有了。”

新华社甚至发表直截了当的社论:《要求南京政府向人民投降》。

三、我党和谈的策略

中共对南京代表团严厉地阐明了政治立场之后,就来向南京方面说明宽大的底牌和桂系首脑的个人地位安排,以争取桂系同意达成和平协议。这个底牌通过两个途径去疏通,一是正式的途径,由*亲自和代表团谈,然后正式谈判,形成书面协议。一是通过李、白公开和秘密的私人代表黄启汉、刘仲容直接去向李、白解释。

国共45年谈判条件,国共最后谈判条款(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