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钟进文)“我们的职业是农民!”说这句话时,张斌、方绍员和贺云鹏都为自己是“新农人”而自豪。
他们来自不同的乡村,都是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他们还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江西“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生。
在萍乡,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新农人”,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好政策,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扎根乡村,用青春和活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了自己的梦想,也点亮了家乡的乡村振兴之路。
拉起“生力军”
张斌(左)正在与会员交流。摄影丨钟进文
张斌是上栗县桐木镇雅溪村人。4月的一天,记者走进雅溪村,看到一片绿油油的油菜正随风摇曳。“这是我种的20亩油菜,等收割之后就开始种植小黑豆。”张斌告诉记者,小黑豆能药食两用,在当地很受欢迎,是他目前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我还掌握了加工小黑豆粉的技术,这一项的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其实,除了忙于自己的种植业,张斌还有一个身份是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的会长。得益于相关政策,2017年,一直在家当农民的张斌进入江西农业大学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努力学习,张斌掌握了更多的农业技术,进入了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师资库讲师行列。
在农业部门的引导下,2017年11月,张斌发起筹备成立了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作为协会的会长,张斌更感觉到当好政策宣传员、发展带头人、农技推广员的责任。
“目前我们协会有350名会员,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大家解决在农业方面碰到的技术难题,在致富路上少走弯路。”张斌说。
“由于不是很懂技术,我曾养龙虾亏损了10多万元。今年在张会长指导下养鱼,成效还不错。”周田村村民荣联淼喜滋滋地说。同样受益的还有村民荣联波,2021年在张斌的带领下到外地学习种植松茸,目前他的松茸种植已小有规模。
据了解,上栗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已培养了高素质农民425名,推荐骨干人员7人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培训,推荐3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土专家”“田秀才”入选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系统师资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田教授”。“这些高素质农民都是农业生产的‘生力军’,我们注册了‘栗之子’集体商标,在提供农业技术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的同时,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张斌说。
当好“领头雁”
方绍员在直播卖货。摄影丨钟进文
“大家好,这里是芦溪县农村电商直播基地,欢迎大家的到来……”这是方绍员的直播开场白。4月中旬,记者在芦溪县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红韵芦溪”宣风店,见到一张桌子、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格外显眼,蛋类、粗粮类、家禽类等农产品陈列整齐,琳琅满目。
2015年10月,在外务工的方绍员回到家乡芦溪县宣风镇开始创业,成立了媛员土特产加工坊,一心琢磨着如何将家乡的农产品卖出去。她先是利用宣风镇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海拔六百多米的荒山上发展高山特色养殖,然后又钻研电商销售门道,尤其是直播带货的诀窍。“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数据是‘新农资’,帮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卖出一个好价钱,我责无旁贷。”方绍员说,经过在江西商贸旅游学院电商专业的学习,她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7年多来,方绍员一步一个脚印,在自身事业不断壮大的同时,还带动乡亲们一起参与其中。
“这里养了50头黑猪和500只土鸡,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在一处高山养殖场,吐霞村村民余胜利高兴地说,2020年他在方绍员带领下进行高山养殖,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收益比原来好多了。
目前,方绍员带动成立了5个养殖合作社,打造了养殖、包装、销售一体化电商服务产业。据了解,“红韵芦溪”宣风店在2021年销售额已达850万元,带动70余户农户年增收5000元。在村民眼中,方绍员成了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聚拢“接班人”
贺云鹏查看秧苗长势。摄影丨钟进文
4月15日,在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的育秧大棚里,贺云鹏和伙伴们早早就忙碌起来。
贺云鹏是莲花县路口镇湖塘村村民。2014年,在外闯荡多年的他回到家乡,一心当起了农民。勤劳肯干,脑瓜子活,又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接受了成人高等教育,贺云鹏从流转土地种养开始,到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再到成立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在贺云鹏的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二十多台大中型拖拉机、全自动育秧机、插秧机整齐列队,犹如一支机械战队,随时可以奔赴春耕战场。
“农业机械主要由中心购置,操作手可以自己购置农机入股也可资金入股,不仅能驾驶自己的农机,也可以操作合作社的其他设备,实现一人多设备、一机多机会,分享服务中心的订单。每名操作手每年仅在与服务中心的联营中,收入便可达到7至10万元。”让贺云鹏最为自豪的,还是农事服务中心聚合起来的三十多名农机操作手。眼下,春耕如火如荼,这支年轻的团队,在田间地头迸发着青春的活力。
20岁的刘建越去年加入农事服务中心,成为了最年轻的操作手。“没加入服务中心前,随着性子到处干点活。跟着贺云鹏干以后,学会了开拖拉机和插秧机,还能操作无人机,这样的农民当起来挺有意思的。”刘建越更满意的是团队的氛围,“大家都是年轻人,容易走到一起,能学到很多技能。”
“现代农业,要靠机械化,更需要年轻人,我希望我们的农事服务中心能越做越大,也希望能聚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农业生产的‘接班人’。”贺云鹏说。
如今,在贺云鹏的农业“版图”中,有育秧基地12亩,自种水稻2000余亩,制种面积300亩,农机作业面积已超过20万亩,直接带动五百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编辑:石德璐
复审:查婧雨
审签:邱虎
监制:吴志刚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