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读音为——韩,二声,郸读——单,一声。关于邯郸地名的由来版本众多,比较令人信服的是司马迁史记记载:邯,山也。单,尽也。意思是邯山到此到了尽头。邯郸市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接合出,西部为太行山区,东部为华北平原。邯郸地名出现300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是当今中国极少极少的地名化石(我不知道历史学家是否用过这个词)。中国几大古都北京原名北平,南京原名叫金陵、建康,江宁,应天,秣陵,升州等,西安叫长安,洛阳叫豫州,杭州叫临安......仔细考证,像邯郸这样3000年没改地名的全国实属罕见!如果你的邯郸感兴趣,接着往下看.
■邯郸地名来历考初探
邯郸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人就在这里创下了辉煌文明,据有关资料记载,邯郸仅建城历史就有3000多年,历代相沿,几度兴衰,但其名未曾改动过,尤其解放后,在短短几十年,邯郸凭借着自身博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再度复兴。使邯郸由原县级城市晋升为当今的大城市。城市的发展,为邯郸各个时期文化的相互融合、研究、弘扬方面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磁山文化、太极文化、梦文化、北朝文化及隋唐宋文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挖掘、研究、宣传,使邯郸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世界认识邯郸,了解邯郸,走进邯郸,发展邯郸,研究邯郸。
研究邯郸,是从不同的领域去研究。邯郸地名的来历同样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
其实,邯郸地名来历的探讨,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间断的、不系统的、相互不衔接的罢了。下面我们就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做一列举。
邯郸地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织絇(音渠)邯郸,终身不言卫”。是说公元前546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献公因故*了大夫宁喜,宁喜的同伙卫献公的弟弟鱄(音专)便逃离卫国,来到邯郸。这是历史文献中对邯郸的最早记载。
在《史记·殷本纪》中也有“益关沙丘苑台”的记载。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考释沙丘台引《竹书纪年》中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是说自商朝的纣王祖先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到纣王时殷朝灭亡,在长达253年间再未迁都;纣王时期又逐渐扩大都城,南至朝歌(今河南淇县),北至邯郸及沙丘,到处都建了离宫别殿。殷纣王统治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邯郸地名就已存在。
邯郸名称的来历,椐《汉书》注者张晏解释:“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
近代有位专家,将邯郸的名称来历解释为:此城内有座山,名邯山。邯郸由此而得名。
还有位近代学者,将邯郸的名称来历解释为:邯字的甘字边,是旦的反写。日以出升过于地平线曰旦;而日未过地平线曰甘。甘的日随未过地平线,但日的光辉以照射过地平线,说明日即将升起。郸字的单字边,是地平线上有一块肥沃的田原,田字上面的两点是象征着田地生长着茂盛的谷稷和青草。邯郸两字的耳字旁,是象征着这块土地上人丁兴旺,牛羊成群。总起来说,邯郸是太阳即将升起,阳光照耀在这块人丁兴旺,牛羊成群的肥沃土地上。
笔者认为,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他们名称的来历不外乎以地理特征、标志性建筑、动植物、愿望和理想、重要人物姓名、姓氏等来取名的。
以地理特征取名的,如道东堡、道西堡、西河坡村、东河坡村、山前村、山后村等;以标志性建筑取名的,如塔东镇、塔西镇、衙南庄、衙北庄等;以动植物取名的,如杏花村、桃园庄、狮子岭、老虎坡等;以愿望和理想取名的,如顺阖庄、和平庄等;以重要人物姓名取名的,如左权县、罗成村等。当然还有以别的形式取名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个人认为,邯郸市和石家庄市、张家口市一样,都是以姓氏取名的。
尽管现在在百家姓里查不到邯郸这个姓氏,但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在过去,每个人不但有姓,同时还有氏。姓与氏是两回事,自隋唐以后,姓与氏合二为一,有的将姓为姓而继承下来;也有的将氏为姓继承下来。比如: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在武姓,在过去姓姬,氏武。从隋唐以后,这一支就一分为二了,一支以姓为姓,姓姬;一支以氏为姓,姓武;同样也有许多复姓拆开来继承的;同时也有许多姓氏演变成其他姓氏传袭下来。具体到邯郸这个姓,是迁居他地,还是象人们所讲的拆开来姓,或者是演变为其他姓氏,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邯郸原来是一个复姓是毫无疑问的。
班固所著的《在昔篇》中有过对“邯郸淳”其人做过记述;吴下王、鼎大错所撰写的《在昔篇姓氏疏证》中,对《在昔篇》中的“邯郸淳”是这样叙述的:“邯郸,名淳,字子叔。邯郸其复姓也。魏人,兼善八体,校石经,记广雅,本说文之义,著为字指,书断云。邯郸淳八体悉工,师于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自杜林卫密以来,古文泯绝,由淳复著”。由此当为确定,邯郸在过去是有这个姓氏的。故认为,邯郸地名的来历应由姓氏而取名。
■邯郸的历史
邯郸市位于河北南部,1.2万平方公里,860万人,辖19个县(市)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以及中国北方现代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人口超百万的“较大的市”。邯郸人杰地灵,春秋战国是赵国的都城;秦始皇的出生地、成长地;抗战八年,*在这里战斗、生活了6年半,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从这里走出;解放后,*曾24次到过邯郸;名扬世界的太极拳,杨、武两式发端于此。
邯郸历史大事
殷纣王建离宫别馆
【殷纣王建离宫别馆】殷纣王时,在邯郸建离宫别馆,成为商王朝的一处政治活动之地。
赵氏别封邯郸
【赵氏别封邯郸】公元前551年前后,晋国赵氏嫡系赵简子据晋阳(今太原),庶系赵胜"别封邯郸"。公元前492年,邯郸亦归晋阳赵氏所有。
西门豹引漳灌邺
【西门豹引漳灌邺】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任邺县令(治今临漳县邺镇),在漳水上筑拦河堤堰12道,同时在南岸开渠12条,引漳灌溉,使邺县成为富庶地区。百年后,史起又进一步兴建了引漳灌邺工程,将盐碱地改造成产稻良田。
赵敬侯迁都邯郸
【赵敬侯迁都邯郸】赵敬侯元年(前386),赵国都城由中牟迁至邯郸,历8代侯王,计158年。
邯郸之难
【邯郸之难】公元前354年,魏国10万大军突然包围邯郸。赵国在坚守一年之后邯郸失守,赵国君臣迁到外地。不久,齐国军队实施"围魏救赵"战略,迫使魏国在公元前351年与赵国签订"漳水之盟",赵国不割让土地而收复都城,史称"邯郸之难"。
齐魏马陵之战
【齐魏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齐威王派田忌、田婴为将军,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伐魏。魏惠王派太子申、庞涓率军10万迎战。孙膑以"减灶诱敌"之策,迷惑魏军日夜追赶,追至马陵(今邯郸大名东南)狭道时,被齐伏兵包围歼灭,庞涓自*,太子申被俘。是为战国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为改变赵国的积弱被动局面,改革服制,穿便于骑射的胡人服装,建立骑兵部队,采用骑马射箭的新战术。经过胡服骑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之后便攻灭中山,击破林胡,扩地千里,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原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战时代,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沙丘宫变
【沙丘宫变】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突然宣布废太子章而传位于幼子何(即赵惠文王)。后又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计划,引起了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斗争。公元前295年,武灵王、惠文王、赵章游居沙丘宫,赵章趁机发动叛乱,欲*惠文王。赵相公子成急调兵围沙丘宫三月有余,导致赵章被*,武灵王饿死宫中的历史性悲剧,史称"沙丘宫变"。
邯郸保卫战
【邯郸保卫战】公元前260年9月,秦、赵长平之战结束后,秦趁赵国力空虚、人心混乱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军包围邯郸。赵国经过外交努力,于公元前259年正月与秦停战言和。同年9月,秦军再次攻击邯郸,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相国赵胜将家佣编入军队,振奋了朝廷内外。邯郸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并争取了楚、魏援助,终于击退秦军的进攻,于公元前257年夺取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
秦灭赵国
【秦灭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国兵分两路,开始了灭赵战争。王翦率部东出井陉口攻赵北部,端和率部出黄河北岸攻赵南部。在秦军凌厉攻势下,赵幽缪王中秦反间计误*大将军李牧,自毁长城。不久,秦军北路破赵,南路大军包围邯郸。次年8月,王翦攻陷邯郸,俘获赵王,赵国灭亡。
武臣据邯郸称王
【武臣据邯郸称王】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令武臣率北征军进击赵地。公元前209年8月占领邯郸等30余座城池。武臣为摆脱陈胜"张楚政权"的控制,接受张耳建议,自立为赵王,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为左丞相。邯郸成为北方反秦武装的军事中心。
赵歇王赵与邯郸城被毁
【赵歇王赵与邯郸城被毁】公元前208年,赵王武臣因内讧被*。张耳、陈余拥立战国赵王后裔赵歇为赵王,占领了邯郸北部的信都,不久又收复了邯郸。秦将章邯在连破起义军后又大举攻赵。是年10月,章邯攻占邯郸,将城郭夷为平地,一度辉煌的邯郸城被彻底毁坏。
张耳受封赵王
【张耳受封赵王】公元前204年,刘邦命韩信、张耳统兵数万东出井陉攻赵,大破赵歇军20余万,于?水斩陈余,并追*赵歇于襄国,赵地从此属汉。公元前203年,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以韩信为赵相。次年,刘邦统一全国。于故赵、燕、梁等地封国,再以张耳为赵王,都邯郸。
刘氏赵国始封
【刘氏赵国始封】公元前202年,张耳之子张敖袭封赵王,并娶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妻。因刘邦过赵对张敖疏慢,相国贯高欲谋*刘邦,未遂而事泄。公元前198年正月,张敖被废为宣平侯,刘邦之子代王刘如意徙封赵王。由此,汉代刘氏赵王始封。
刘遂叛乱
【刘遂叛乱】公元前154年,赵王刘遂因被削藩而联合匈奴举兵参加吴楚七国叛乱。汉派曲周侯郦寄征讨。刘遂于邯郸坚守7个月之久。郦寄引水灌城,城破,刘遂自*,叛乱失败。
赵王宫丛台火灾
【赵王宫丛台火灾】吕后元年(前187)五月,赵王宫丛台发生火灾,使闻名列国的宫殿建筑群毁于一旦。
刘秀与王郎之战
【刘秀与王郎之战】更始元年(23)九月,刘秀被任命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十月持节过黄河到达邯郸,十二月离邯郸北去真定。刘秀走后,赵敬肃王曾孙刘林诈称算命先生王郎是汉成帝刘鳌之子,拥立为帝,建都邯郸。黄河以北地区多闻风归顺。次年,刘秀率部进攻王郎政权,占领邯郸,斩*王郎。邯郸之战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