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个人拍段子,一个人怎么拍自己的段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20:55:38

专家分析:

“张同学”走红背后

是技术的普及与城乡关系的巨变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特聘研究员郭燕平告诉红星新闻,乡村题材的短视频日益收到关注的原因,一方面和技术的普及有关,“以前可能是知识分子、文化艺术创作者,才有机会和资源去创造乡村题材的作品。现在由于短视频、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掌握这门技术。”

另一方面,和反思城市化、城镇化的大潮流相关。“现在很多年轻人常说‘躺平’、‘内卷’,这种焦虑的背后,其实是对城镇化、城市化发展的反思,甚至是抵触。”郭燕平说,“我们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遭遇挫折时,往往会将眼光投向乡村。乡村可能是一种乡愁、一种田园牧歌、一种不同于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视觉文化今时今日正日渐丰富,“以前我们习惯看以城市为中心背景的作品,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一种程式化,没有新意了。”在郭燕平看来,以前,很多作品“可能是从乡村的凋敝、落后、猎奇的角度去看,但现在视觉文化的发展更多元,有更多的不同种类、不同的思考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并非所有的乡村题材都会引发广泛关注。究其原因,郭燕平认为,“视频能火,并不是只依靠这个人本身。在技媒介技术时代,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平台的操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平台需要。”郭燕平表示,“像‘张同学’的火,一定离不开整个平台的数据推算。也许抖音其实推了很多个‘张同学、李同学、彭同学’……但推了一批后,张同学火了。所以前提是,这个平台需要像张同学这样的博主,需要吸引更多的用户进来,需要下沉用户。比如城市之外的农村郊区城镇用户,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品位?他们关心什么?”

自己一个人拍段子,一个人怎么拍自己的段子(5)

“不能认为平台好像控制了一切,” 郭燕平称,“里面有非常多的偶然性,包括博主自身的天赋,大众的品位、倾向、兴趣等。他不是每天只是从事农务活动的一个普通农民,一定是掌握了媒介技术,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镜头拍摄、运用剪辑的一个人。”

郭燕平解释,很多拍农村题材的人,不讲究镜头剪辑,“这种真实跟张同学的真实不是同一类。”后者有意识地建构了一种张同学风格化的真实。“他很注重每个视频都要放一点张同学的符号进去。比如,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的使用、短镜头的使用、各种镜头切换非常娴熟,剪辑也很讲究,从特写跳到大场景,这种跳跃的节奏跟他用的音乐非常吻合。这个风格,让他在千千万万的视频中可以一下子夺人眼球。”

“张同学”视频中的“脏乱差”一度引发争议。对此,郭燕平认为,“它背后有一种底层的幽默感,可能他们就这么生活:没有那么干净的环境、垃圾不会扫得很整齐、水不够就不会仔细洗手……有这种经验的人,就会会心一笑。但这种会心一笑,是建立在运镜的巧思背后,而不是直接用固定镜头拍下来。”

自己一个人拍段子,一个人怎么拍自己的段子(6)

作家张丰告诉红星新闻,“张同学”剪辑很专业、在技术上非常成熟,这是他走红的重要原因,“以乡村为主题的视频很多,并不是有手机就能成功。张同学能自觉利用短视频时代的表达手段。”

“中国人看待乡村的视角,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它反映出,现在新的城市化状态下城乡关系的巨变。”张丰举例说,百年前,鲁迅先生以精英视角看乡村,在他的《故乡》里,是落后、需要改变的乡村;今时今日,“张同学”的走红折射出,在短视频时代,人们以平等的视角看乡村,“乡村会呈现出各种状态,而不是一切都是落后的。比如,城市里都在装密码锁,而乡村的‘张同学’,把钥匙放在窗户那里,用砖头一压,就走了,这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行为。城市人在这个视频里,看到自己生活中的缺失。”

红星新闻记者 彭莉

编辑 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自己一个人拍段子,一个人怎么拍自己的段子(7)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