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气候养人吗,成都的缺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0:06:33

成都的气候养人吗,成都的缺点(1)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引起不少关注,专家学者纷纷围绕成都如何建设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言献策。昨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良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满怀期待,认为成都有基础、有优势和有能力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会在更高水平开放中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生态本底良好

城市建设更加“多彩”

“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发展来看,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成都具有较好的基础优势。”张学良称,作为远近闻名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是一个养人且宜居、有空间品质的城市,生态本底良好。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是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其发展要求是要充分彰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张学良认为,在前期丰富实践过程中,成都初步探索了公园城市建设的机制和路径,推动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也更加“多彩”。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所串联形成的沿海经济带构成了我国的南北发展主轴,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所串联形成的长江经济带则构成了我国的东西发展主轴。

“成都处于两者所形成的‘T’字形空间的西端顶点,是东部沿海向西部辐射的重要战略支点。”张学良说,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一座超大城市,具有要素配置、资源凝聚的巨大优势,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较强,城市发展有活力、韧性强,产业基础扎实、创业氛围浓厚,这些都为成都提供了本底基础和多维支撑。

立足全球视野

以服务国家战略思考发展

成都应该如何建设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张学良表示,**在2018年视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并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这为成都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成都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作为西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成都应该站在开放的全球视角,以国家战略的要求来思考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张学良表示,要立足全球视野、国家战略要求,拓展开放视野,不断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功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新时代超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从经济区划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能局限在行政区划上,从区域联动的角度来讲,成都要加强与重庆的协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发挥出更大的极核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与成都都市圈其他城市的协同,研究好超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

当然,超大城市也面临着城市功能的疏解问题,做好城市功能的疏解,是成都未来做好区域联动的必答题。张学良称,同样作为超大城市,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就开始设立重大课题来研究城市功能疏解问题,北京也在积极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他建议,未来成都可以系统地对城市的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进行梳理,对于那些核心功能的非关键环节,要有意识配置到周边的地区去,对于非核心功能的非基础环节,也要加强跟周边地区的联动。

发挥极核作用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城市已成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发展将更多体现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生产生活方式将加快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张学良称,凭借良好的生态本底、强劲的发展活力,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围绕深入贯彻**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这为成都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了蓝图。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个极核之一,成都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张学良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和建设要求,聚焦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促进城市宜居宜业、健全现代治理体系等重点任务,探索创新、先行示范,加强提能级、促合作,以小尺度、跨区域的区域合作为突破,打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脉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空间链。

“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性、公园型、多色彩的内陆全球城市。”在张学良看来,当前,全球城市体系建立在海权的基础上,上海、东京、纽约、洛杉矶等都是滨海全球城市。未来全球的城市体系将实现海权、陆权并重,欧亚大陆进一步融合,这给成都这样的内陆型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这需要秉承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

张学良最后表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承载。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成都应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之中,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好科技创新优势、资源生态优势、文化文明优势、战略叠加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增长的新动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实现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由受访者提供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