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癌症转移的表现与被转移部位功能有关
- 癌症转移至骨组织,肿瘤细胞侵犯正常骨结构,导致骨密度降低,可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
- 转移至脑组织,正常脑结构被破坏,可能出现大脑异常放电、神经传递阻滞,引起癫痫、眩晕等表现
- 当转移至肝组织后,肝脏分解代谢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黄疸、腹胀等;
- 当转移至胃肠道后,正常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引起食欲差、腹泻、便秘等;
- 当转移至肺组织后,肺脏气*换被抑制,机体容易出现气促、胸闷。
3.癌症转移易出现体重下降、消瘦
由于癌症转移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因此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进一步增加,机体内储存的蛋白质、脂肪被分解利用,并且因为食欲差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最终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表现。
当怀疑癌症出现转移,应该怎么办?
1. 肿瘤患者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定期复查能够有效掌握病情变化,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尤其需要关注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例如甲胎蛋白(AFP)、血清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 肿瘤治疗需要患者具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忧虑情绪,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坚信一定会战胜病魔症。
3. 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不适的身体状况,尽早到医院就诊咨询,向医生详细描述身体变化,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否发生癌症转移。
4. 当确定存在癌症转移后,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重新评估肿瘤状态和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针对身体出现的异常不适状况,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虽然大部分癌症转移后治疗效果相较于早期要差很多,病情相对更难控制。但是只要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案,就能有效延缓肿瘤的生长,减轻肿瘤转移引起的症状,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事实上,癌症转移后长时间健康生活的案例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