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流白菊优质栽培技术
钱小强
行流白菊是颍泉区行流镇地方特色中药材,主要生长在颍河两岸,具有养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春祛湿、夏解渴、秋解燥、冬清火的佳品。行流镇是阜阳市颍泉区所辖的 4 镇之一,全镇 20 个村, 111.9 km 2 , 11.3 万人,淮河最大的支流颍河穿境而过。近年来,行流白菊不断开发出茶用、药用等保健养生功能,种植面积达到了 445 hm 2 ,以“颍菊”“淮菊”为代表的行流白菊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福建、浙江、黄山等地,年产值逾 5 000 万元,行流镇成为阜阳市“十大花卉特色小镇”之一,白菊产业已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主要产业之一 。现将其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培育优良壮苗
每 3~5 年更换一次脱毒组培的行流白菊种苗。不能更换脱毒种苗的,要选择上季品种纯、生长好、无病虫、无病毒的菊田留种, 12 月 20 日左右,清除杂草、覆细壤土 2~3 cm ,保证种根安全越冬;惊蛰节气后,撒施尿素 150 kg/hm 2 、磷酸二氢钾 30 kg/hm 2 。苗株生长势好、苗色深绿、叶片肥厚、茎杆及叶片无病虫和病斑、株高 20 cm 左右、茎粗 0.5 cm 以上、根系发达的菊苗作为生产苗 。
2 整地做畦
选择地势高、排灌系统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地作为种植田,一般每 2 年轮作一次;若原地连作,不能原畦重茬栽植,要进行改畦深翻。移栽前,对大田深翻,耙匀压实,做成龟背形畦面,畦宽 130~150 cm ,沟宽 30 cm 、深 25 cm 。
3 定植
一般在谷雨前后( 4 月中下旬)定植,最迟不超过芒种( 6 月上旬)定植。选择连阴天或阴雨天后定植,做到随起随栽,不栽隔夜苗。一般定植密度 30 000~33 000 穴 /hm 2 ,过迟田块定植密度可提高到 37 500 穴 /hm 2 。每畦定植 1 行,定植在畦面中间龟背处,穴距 25 cm 左右,每穴 2 株,深度为 10~15 cm 。若植株偏大,可适当进行斜栽。定植后要采取穴浇方式及时浇足浇透水,随栽随浇,栽后 3 d 内每天利用微喷浇水 20 min 。
4 肥水运筹
4.1 合理施肥
行流白菊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蕾肥,轻施苗肥、分枝肥,前期以有机肥为主,后期以速效肥料为主。一是基肥。栽种前结合整地,施工厂化生产的有机生物菌肥 6000kg/hm 2 、磷肥 750 kg/hm 2 作基肥。二是苗肥。菊苗活棵后,穴施尿素180 kg/hm 2 ,促使发棵;压条前,在菊苗行两侧铺施有机菌肥,用量为 3 000 kg/hm 2 ;菊苗分枝后,结合浇水或遇雨施复合肥 225 kg/hm 2 。三是蕾肥。白菊现蕾期是白菊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时期,需肥量大,应结合浇水或遇雨施尿素 300 kg/hm 2 ;并根据菊苗生长情况,及时喷施尿素溶液 1~2 次,促使白菊开花整齐、花蕾质量提高。
4.2 防涝抗旱
行流白菊整个生长期跨越夏、秋两季,属于旱作物,怕淹怕旱,特别是遇夏涝,若沟渠不畅、田块积水,容易造成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死亡。栽植田块一定要做好沟渠配套,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秋季如遇长期干旱,要采取浅沟灌水或微喷方式及时进行浇水,尽量晚上和夜间灌水,一定要注意白天田间不能积水。
5 压条与摘心
5.1 压条
压条分 2 次进行,压条前要进行除草松土,第 1 次压条在菊苗高度达到 30 cm 时进行,第 2 次压条在首次压条产生的新枝长到 20 cm 左右进行。压条时,要保证枝条与土充分接触,并注意枝条均匀分布,使整株平衡生长 。
5.2 摘心
视长势分 2 次进行摘心,第 1 次在 6 — 7 月进行,第 2 次需在处暑前结束。在新梢长到 12 cm 时开始摘心,促进菊苗枝条均衡生长,促使整园花期基本整齐一致。避免摘心过迟,否则白菊花蕾偏小、花期过晚,影响产量和质量。
6 病虫害防治
行流白菊主要作饮用和药用,食用安全必须作为第一保证。因此,其生长期必须采取绿色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提倡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必须进行药剂防治时,应采用植物源药剂和生物药剂 。
6.1 病害防治
行流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应采取合理轮作、健身栽培和及时除湿等措施,提高白菊植株自身的抗性;也可选用1∶1∶100 倍的波尔多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或 5% 井冈霉素 1 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6.2 虫害防治
行流白菊虫害以夜蛾类害虫和蚜虫为主。
6.2.1 夜蛾类害虫。一般应采用频振式*虫灯和性诱剂*虫灯进行防治,在 8 月底前于田间安装使用,按频振式*虫灯0.5 盏 /hm 2 、性诱剂*虫灯 60 盏 /hm 2 进行安装,确定专人每天进行清理;也可选用 100 亿芽孢 /g 短稳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 2.5% 多*霉素悬浮剂 1 000 倍液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6.2.2 蚜虫。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摘除蚜虫聚集危害的叶片,并集中深埋减少虫源;在菊苗上方 20 cm 处挂黄色粘虫板 300 块 /hm 2 ,进行诱*;也可选用 0.3% 苦参碱水剂 200 倍液或 0.5% 藜芦碱水剂 500 倍液或 1% 苦参碱印楝素悬浮剂1 000 倍液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7 分级采收
按照分批、分级的要求,根据其用途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采摘。胎菊,以花蕾充分膨大,花瓣刚冲破包衣、未伸展为标准;饮用菊,以花芯散开不超过 30% 为宜;药用菊,以花芯散开 50% 左右为标准。采后要及时就近送加工厂出售,做到不积压、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