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被发明生产的Yard-O-Led(叶欧莱)自动铅是繰出式结构自动铅的鼻祖,但当时这种铅笔偏向于工艺品。后来美国品牌Eversharp(威尔永锋)大力发展自动铅,让它成为广泛普及的实用书写工具。日本最早由早川金属工业(如今的夏普公司)于1915年开发出了早川式繰出自动铅,成为日本自动铅的鼻祖。1962年大日本文具(如今的派通公司),以合成树脂制作出了自动铅笔芯,将细笔芯普及到了全世界。
附图为如今的叶欧莱自动铅,依旧保持了200年间传统设计的鼻祖产品。
制图自动铅的工业设计与主要功能内置橡皮擦
多数制图自动铅会在铅笔尾部内置橡皮擦一枚,使用时拿下尾部的盖子。同时,大多数制图自动铅也把尾部的橡皮作为笔杆内铅芯的保护机制,减轻晃动时铅芯的受力,添加铅芯也通过取下橡皮来完成。
如图红环600可以通过开孔来观察内置橡皮擦的状态;派通graph 1000把橡皮帽取下后就是如图的使用状态。
送铅调整系统OHTO家的SUPER PROMECHA款支持笔芯输送量调节,通过切换不同的档位,每次按动出铅长度会在0.2~2mm之间实现无级调整,让每个人能根据自己的书写力度和笔芯硬度,调整到最合适的出铅长度。
附图就是OHTO的无级调整旋转装置,通过转动可以让出铅长度在0.2mm到2mm区间内变化
硬度提示主流的制图用自动铅,大概涉及的硬度从4B~4H,合计10种可以选择。但每个自动铅只能同时支持1种铅芯在书写,所以专业制图自动铅上就会有这样的硬度提示区域。当然,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制图自动铅,灰度提示范围不会完全相同,本文后续的详解会具体标注。
制图自动铅的铅芯直径主要为0.3、0.5、0.7、0.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