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应该如何学习?是每个人都想弄明白的问题。回溯历史,我在《中庸》找到了我的答案,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学习要广泛涉猎。这里先声明,我可没有说精通一专业不好,因为两者其实是可以共存的。比如在学习数学中,就需要既专又精,专是知识面广泛,精是理解深刻。博学的好处是,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事物,而以联系的眼光看世界,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便在人心中构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好处是,在接触到新事物时,大脑受到刺激,构建新的神经元,于是大脑便得到了锻炼。
审问之,就是学会提出问题。而教好一个人,就是使人在没有疑问时,提出疑问;是使人有疑问时,解决疑问。如果一个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自然落下正好砸中了你,你是否会有疑问?还是觉得此事理所当然?有一个人在被苹果砸中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苹果下落?这个人后来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牛顿的名垂青史。可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慎思之,就是学会周全的思考。古有杨修,聪明过人,却被借鸡肋一事而人头落地。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周全的思考。若杨修真正聪明,懂得周全的思考,绝不会数次冒犯曹操这个大老板。另外,在人与人中的竞争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能比别人想得更多,更远,那么这个人必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例如,在下棋对奕时,一人处处了得先机,怎么败得了。下棋如此,学习亦如是。
明辨之,就是拥有清晰的判断力。现在,互联网上各种消息如潮水般涌向人们,直撞得人头晕眼花。这个时候,拥有清晰的判力就极其重要。记得在2019的新冠疫情之后的某段时间中,外网曝出新冠阴谋论,甚至有国家提出诉讼,要求中国为疫情负责并赔偿别国损失。显而易见,这就是无稽之谈,但仍害怕一些无脑之人相信此事。在学习中,拥有清晰的判断力,可以减少走弯路之苦,更有效率的学习。
笃行之,就是将所学到的好知识运用与实践中。有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一生,就是没有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结果。学习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用于实践。
学海无涯,我愿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小舟,能驶向远方。我更希望,有人与我同行,以“五之”为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