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6:22:02

为霞满天,夕阳晚红,人生晚年最该持有的精神状态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朝刘禹锡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1)

白居易和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诗人。白居易有诗魔之称,刘禹锡有诗豪之称。而且他们出生在同一年,又在中年结交成知己,相伴晚年。

这两个人本来八竿子打不着。他们虽然是同年出生,但是不是亲戚,并非同学,更非同年进士,也不是官场中上下级别的关系。

公元800年,刘禹锡28岁,21岁中进士,此年在淮南给地方节度使做掌*,入职七年,已经是关职场的职位中层人物,他或者也有空看看今年进士有哪些人登第,但更也许他对白居易这个名字没印象。

公元800年,白居易28岁中进士,成为官场新人。白居易家境贫寒,为了这个进士头发都熬白了,老老实实呆在最基层的秘书省做校书郎。

公元805年,是刘禹锡人生关键的一年,33岁的他平步青云,因为皇帝新登,进行改革,刘禹锡官升三级,掌管国家盐铁,参与财政管理和改革,成为瞩目的政治新星。但是这种奇迹只维持了几个月,皇帝被宦官挟持让位太子,刘禹锡连同这一批改革力量,都遭到了清洗或者贬谪。33的刘禹锡被派到四川边远地区做小市长。这一呆,就是23年。

公元805年,白居易33岁,还在秘书省每天做着装订文书,琐碎的皇家图书维护员的工作。他肯定听说过刘禹锡,但上层的变动,对他没有切身的影响。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2)

可以说白居易受益于刘禹锡那波人的下台,因为他受到的是新皇帝的肯定,年年进步,35岁是翰林学士,42岁是太子老师。白居易比刘禹锡可是稳当从容得多。

直到43岁,他忽然被恶意中伤,说他不孝顺母亲,被贬成江州司马。他忽然意识到,这官场可没有道理可讲,刘禹锡有才干,说是站错队了,那白居易自己又算什么回事?他不过是按照职责和本心劝谏皇帝,即遭来各种压制和非议。而皇帝,白居易终于有底,这个表面英明仁慈的皇帝是靠宦官弑父登上皇位,国家的利益永远会摆在他自己的威望和利益之后。

但是他不能说。他深刻体会到刘禹锡33岁时的那种挫折感。他很想去找刘禹锡去谈一下,可是刘禹锡正在交通极其不方便的四川,只有诗通过他的朋友在流传。白居易看到了。

公元826年,刘禹锡调回洛阳,这中间有大段行程和时间,此时白居易听说他要回洛阳,主动联系他,因为此时白居易在苏州,他请刘禹锡迂回到扬州地面,两个56岁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朋友,一见如故。有太多相似的经历,有无需多言多明白的辛酸,是同年,是兄弟,是知己,白居易尽地主之谊,刘禹锡慷慨笑纳,两个人一起在扬州楚州游历,宛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生活相伴里,话生平。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3)

晚年的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多病,住在洛阳。他们都是高级文官,且清廉自守。虽然官级品阶高,也渐渐没有太大的工作量,但是两个人都时常会有日暮之感。有的时候刘禹锡有这种情绪,白居易就会劝解,如果白居易有这种情绪,刘禹锡反过来也会安慰。人到晚年,多少困于病痛,需要朋友的打气和开解。虽然他们都是豁达的人,但是也有真诚和实在的生活苦闷呀。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我和你都已经老了呀。自己常常会想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眼睛昏花干涩,所以很早就必须休息,头经常发昏,所以早上头发都懒得梳。出门的时候必须扶着拐杖,因为怕热闹或动静总是关着门在家里。这样的状态连新磨的镜子也懒得看,眼睛昏花,小字的书就别看了,因为看也白看。唯一的是知道自己越来越重和故人的感情,再也无法像年轻的时候到处游历,结交朋友。剩下的还有一点闲谈的兴致,如果我和你相逢应该是谈得比较欢快的。

其实这首咏老诗写的非常朴实。许多中老年人会在其中找到共鸣。眼睛昏花,头发未梳都是老了手脚不便气血不活的正常反应。不过白居易这是邀请刘禹锡过来闲谈,再怎么老,看到你我肯定还是兴致飞扬。

那么刘禹锡是怎么回答他的同年好朋友白居易呢?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4)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

没有人不会老去,老了的人又有谁能够真正的同情和关爱呢?这是说的老是人生一个必然过程,他人的同情无法解决每个人衰老的不可逆转。老了人就会瘦,连腰带也频频收紧,老了头发也稀疏了,头上的冠都带不稳。少看点书,因为要爱惜眼睛,经常身上要搞些艾灸暖宝宝,是因为舒服点。

但是老了也有好处呀,经过了很多事,熟悉事情的规律,看待人和人生可以站在高处,如同去完整看待一条河流,这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睿智呀,细想一下这是老年的好处,心情也就开朗了。不要说太阳已经到了桑榆日暮的时候,这时候的太阳更加美好,你看那落落霞光照满天空呀!

这是刘禹锡对白居易的宽慰和开解。首先别看太多书,然后要让自己暖和。虽然老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发挥余热的呀,比如你,名满天下,文以教化,像晚霞一样照耀人间呀。还是朋友的劝慰最贴心最诚恳。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5)

白居易晚年做了哪些事呢?大部分已经湮灭在历史里了,但是他提出了退休制度,为年轻人腾出岗位,他将自己的钱捐出来给河流挖石滩以利舟行,他生活简朴,遣散了家中的年轻侍女。更不需要说他文化的影响力了。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歌。

那么刘禹锡晚年想必也没闲着,以饱满夕阳红的精神状态,尽量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成为经典的描写老年生活和追求好的精神面貌的名句。

刘禹锡七十一岁谢世,白居易七十五岁谢世。他们都是奋斗付出的一生,不仅点亮了文化的天空,也是用实际行为感染当时的人和后来的人!

桑榆可以指晚年吗,桑榆为什么叫晚年(6)

今日晚霞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