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说到草鱼跟青鱼很像,但是比青鱼小一些,另外草鱼的鳞片鲜亮很多,不似青鱼那般乌黑黯淡,草鱼那整齐闪亮的菱形大鳞片着实是有些好看的。
草鱼俗称皖鱼、草棍子、草青,属于草食性鱼类,它们身体长而不瘦,呈圆筒状。草鱼的性格比较活泼,喜欢穿行在水草丰茂的水体中层,而且游速非常快。在菜市场出售的草鱼一般有1.5-3公斤重,它们曾经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打鱼,能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这绝不是偶然的。在我们给大家介绍的五种鲤科鱼类中,草鱼的“头身比”最小,净肉量最高,而且肉质也紧实、价格还便宜,可以说是“性价比”最好的鱼了。这还不算,草鱼的“腥线”很细,鱼刺也不多,并且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南北各地,所以广受普通大众的喜爱。
草鱼产量高,而且适合煎炒蒸炖等多种做法,鲁菜中有一道名菜“糟溜鱼片”就是用草鱼的鱼肉片做的。然而,这道菜还不是最有名的,更加著名的杭州名菜“西湖醋鱼”,最正宗的原材料也是草鱼。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嫌弃草鱼廉价,餐馆也想追求更加鲜美的味道,所以尝试着用其他名贵的鱼类替代草鱼做成西湖醋鱼,甚至用到了鳜鱼,在笔者看来这有点“噱头”的意思,因为这样就没有餐饮文化上的意义了。一般来说,草鱼的肉质已经够鲜嫩了,只要大厨的技术好,做西湖醋鱼就应该用草鱼。
草鱼在中国已经有1700年的养殖历史了,这实在有点惊人,而且宋代的古人就已经掌握充分利用空间的混养技术,把草鱼和其他几种鱼混养在一起,前提当然是各种鱼的比例要适当。虽然养殖草鱼的历史很长,但古代并没有解决人工繁殖的技术难题,古人都是从河湖里捞鱼苗回到鱼塘里进行养殖的。直到1958年,技术人员才发现,原来四大家鱼的鱼卵只有在特定的水温、水流条件下才能发育成熟,而且鱼卵也只能在流水中才能顺利孵化,怪不得古人这么长时间都没能在鱼塘里繁育成功。
现在由于滥捕、污染和水利工程的影响,野生的草鱼数量正在快速减少,甚至在长江里需要靠人工放流来维持它们在自然界的种群数量。看来,保护生态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连草鱼这种普通且适应能力强的物种都需要人工干预来延续了。
草鱼营养丰富,性温,味甘,入肝、胃经,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滋阴明目的功效,而且对血液循环有利,常吃可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特别适合心血管病人吃。吃鱼也有讲究的,鱼背是草鱼身上一个比较好吃的部位,因为草鱼游动迅速,而背部又是主要的发力部位,肌肉尤其发达。草鱼背部的肌肉是“蒜瓣肉”,很厚实,每块肌肉都呈“Z”字形,如果横向切开鱼身,从截面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画圈式覆盖,类似年轮,喜欢吃结实鱼肉的食客们可别浪费了这珍馐美味!
鲤鱼及“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相传春秋时代越国著名谋臣范蠡隐退以后化名陶朱公,一度靠养殖鲤科鱼类成了大富翁。这些大自然恩赐人类的鲤科鱼类,不仅仅是食材,还是中国文化,国人应该好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