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手上拿针处的老茧
街边织补让高师傅一家维持了生计,还在渝中区七星岗业成花园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在高师傅夫妇看来,这份手艺在带给他们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有不同的理解:“我们缝补的不仅是衣服,还有大家的回忆。”
高师傅说,以往缝缝补补是因为没有穿的,现在条件好了不差钱买衣服,一些人是因为昂贵的衣服坏了,扔了可惜来补,而另一些则是对衣服有了感情,甚至是纪念意义。“我昨天才补了一件毛衣,是一件几十年的衣服,那位市民说是他老婆给他买的第一件衣服,就算再旧也会补了穿。”
“曾经还有不少人拿了具有纪念意义的衣服来补,还有的老夫妻的定情衣服是补了坏,坏了又拿来补。”高师傅说,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已经成家,孙子也在成都,并且有亲家带着,他们夫妻俩只要拿得动针线剪刀就会一直干下去,不仅仅是为维系生计,更因为这份坚守里有着属于别人的回忆和自己的快乐。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张春莲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