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纤入门知识,熔纤新手基本常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2:00:14

当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若 n1>n2,则θ1<θ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见图2-3),折射角增大到 90°,光不再进入第二种介质,折射光线沿介质交界面传播,这个状态叫临界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被称为临界角θc。如果入射角继续增大θ1>θc,则所有的光将反射回入射介质,这一现象称为全反射。光波在光纤中传播的原理就是利用全反射现象。

熔纤入门知识,熔纤新手基本常识(9)

图2-3 光的反射与折射

三、光纤的分类

光纤的分类方式很多,主要的分类方式有3种:按传输模式分,按光纤剖面折射率分布分,按ITU-T建议分。

1.按传输模式分类

按照光纤传输的模式数量,可以将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1)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的纤心直径很小如图2-4 所示,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光信号可以沿着光纤轴向传播,因此光信号的损耗很小,色散也很小,传播的距离较远。受限于单模光纤偏正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单模光纤的建议芯径为 8~10μm,包层直径为125μm。

熔纤入门知识,熔纤新手基本常识(10)

图2-4 单模与多模光纤芯包比对比图

(2)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MMF)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为 50~200μm,而包层直径的变化范围为 125~230μm。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要差。

2.按折射率分布分类

多模光纤按折射率分布,可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

① 突变型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和包层的折射率都是常数。在纤芯和包层的交界面,折射率呈阶梯型变化,又称为阶跃型光纤。突变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如图2-5所示。

熔纤入门知识,熔纤新手基本常识(11)

图2-5 突变与渐变光纤的折射率分布与光轨迹

② 渐变型光纤的纤芯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而按一定规律减小,如图2-5 所示。纤芯的折射率的变化是近似抛物线,由于渐变型光纤具有透镜那样的“自聚焦“作用,对光脉冲的展宽也就比突变型光纤小得多,因此光信号传输距离较长,目前使用的多模光纤均为此类。

3.ITU-T建议的光纤分类

① G.651光纤:渐变多模光纤。

② G.652 光纤:常规单模光纤,也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其零色散波长为 1.31μm,在1.55μm处有最小损耗,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光纤。

③ G.653 光纤:色散位移光纤,在 1.55μm 处实现最低损耗与零色散波长一致,但由于在1.55μm处存在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阻碍了其应用。

④ G.654 光纤:性能最佳单模光纤,在 1.55μm 处具有极低损耗(大约 0.18dB/km)且弯曲性能好,常用作海底光缆。

⑤ G.655 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在 1.55~1.65μm 处色散值为 0.1~6.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适用于高速(10Gbit/s 以上)、大容量、DWDM系统。

光纤的传输特性

光纤的传输特性指的是光信号在光纤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有损耗特性、色散特性和非线性效应等。

一、光纤的损耗特性

光信号在光纤内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能量会越来越弱,其中一部分能量在光纤内部被吸收,一部分能量突破光纤纤芯的束缚,辐射到了光纤外部,这种现象即称为光纤的损耗(或传输衰减)。在工程中,我们以损耗系数来衡量单位长度的光纤的损耗值。

若波长为λ的光信号以 Pi(mW)的光功率入射进光纤,经过 L(km)长度的距离后,出射的光功率为Po(mW),则此光纤的损耗系数为:

熔纤入门知识,熔纤新手基本常识(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