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鱼线的问题
鱼线的问题导致脱钩,常见的情况,也有两种,第一种,是鱼线的线号过粗或者过细导致的,第二种,则是子线的长度不合适导致的。
1、线号过粗或者过细
鱼线太粗,会影响吃口信号的传导,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浮漂出现信号时,其实鱼已经跑掉了,此时提竿,空竿多是必然的。
而鱼线太细,必然会较软,虽然适口性增加了,但是讯号传导上,也会因为鱼线过于柔韧,导致讯号损耗,尤其是调钓较钝时,鱼线越细,讯号损耗越明显 ,跑鱼脱钩自然不奇怪。
2、子线太长
子线的长短,在实战中,是很有讲究的,当然,不管怎么讲究,子线太长,有鱼吞钩,带动浮漂产生讯号时,如果跑鱼了,浮漂的讯号还是会有的,但是提竿必然是空竿。
这种情况主要是抛竿幅度不够导致的,如果频繁脱钩、空竿,不妨略抛满一些,中钩率马上就不一样了。
饵料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溶散的速度以及饵料的附钩性,第二个,是饵团的体积和鱼情不符。
1、饵料溶散太快、附钩性太差
这种情况多见于商品饵,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不管商品饵被调得多黏软,入水时间久了,都会溶散、雾化。
如果饵料的附钩性不佳,饵料溶散完了,鱼钩上空无一物,即便有吞钩迹象,吞咽的也比较浅,刺鱼的成功率,可想而知。
2、饵团过硬,体积过大
饵料太硬、饵团体积过大,对鱼来说,吞咽效果就比较差,事实上,也没有哪种鱼会彻底张开鱼唇吞食钩饵。
所以我们在开饵时,多要求饵料要黏软,而且体积不能太大,就是因为鱼在吞咽钩饵时,更便于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