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静置于书橱一角,已近十年。中间偶尔记起,翻看几页,便又放下。书缘未到,勉强不得。
近日,整理书橱,与《曾国藩家书》第N次目光相遇。这次,拿起来就没有放下。读罢方知,读晚矣!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道光年间到同治朝大约30年的人生经历,本书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从内容浩繁芜杂的曾国藩家书中选取了131篇,从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军、为政八类入手,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这次阅读《曾国藩家书》,收获最大的是“专、恒”两个字。这两个字,字重千斤,说的是读书做学问,务必要专一,有恒心。
曾国藩认为,读书就两件事:进德与修业。而进德与修业是一生的要事,必须专心以待;再说,它们也不是三天两日就能达成的,所以要以恒心一以贯之。一句话,专一事,恒其终,必有所得。
在谈及读经史类文章时,曾国藩强调“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是以穷理为目的的,所以要专于语句的理解。上句不懂,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就是经史之外的作品,要读的话,也当专读一人的专集。
他在给六弟曾国荃的书信中说:“《史记》不可不熟看之书,你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在这里,曾国藩向我们传达的是,读一书就得读透,做一事就要做精。
否则的话,就像掘井,与其多掘数井都不掘不到泉水,不如专守一井,力求掘到井水。
曾国藩还强调读书要有恒心。他以身示范,做兄弟、朋友、子侄的表率。他在给诸位贤弟的信中说:“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终身不间断也。”他言出必行,一生都在践行之。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在给六弟的信中强调“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今天家中有事,就是明天考试在即,或者有朋友要聚……种种都是借口,事完,考完,聚完,是不是都可读或写吧?试想,诸如此类的推脱,在我们现代人的身边是不是大有所在?
真正厉害的人,大都会通过专一事,并穷尽这个领域来塑造自我。
历史学家黄仁宇,他半路出家,46岁才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他专心研读含有明朝历史富矿的《明史录》。这部书,共13部,2911卷,1600多万字。他规划,每天读50页,用5年的时间全读完。黄仁宇做到了。他成了历史学界唯一通读该书的人。
专心加恒心,断无不成之事。起步不在早与晚,关键是行动。行动起来,就有力量!
《曾国藩家书》,是一本读了有力量的书。每个人的前行,都需要一些助推,希望你能从书中找到助推自己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