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他没有哪一部小说是写得顺利的,都很困难。写作时,他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个礼拜,不停地逼迫自己去思考和创作,写完之后,还会不断调整。“我每本小说通常会写3-5遍,不是说修改,是重写,重写3-5遍,而且通常是写到一大半就开始重写了。一般都是写到后面想到一个新的点,或者发现一个问题,新的问题一般不是修改能解决的,都是动了根本,那就只能重写了。”
网剧火了之后,很多图书出版商叫他去签售,但他却拒绝了。“我这辈子不可能去签售的,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和读者面对面交流是我很恐惧的一件事。自卑这个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我解决不了”。紫金陈的自卑来自他的童年经历。
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人生遭遇的一切都是修行
“朱朝阳,小说里我就是照着自己写的。小说里的父亲朱永平,我也是照着我的爸爸写的。”
象山渔港
紫金陈原名陈徐,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石浦镇,全国六大渔港之一,渔业十分发达,陈徐的父亲开的水产厂在上世纪一年就有上百万元的流水账,是小镇里的风云人物,1995年,那一年无限风光的父亲婚内出轨,父母很快离异。之后他很快迎娶新妻,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住别墅,买豪车。
另一边,陈徐和母亲相依为命,住在镇上的老房子里。通常,父亲只在寒暑假和紫金陈见两次面,见面的地点被安排在爷爷奶奶家,父亲总是瞒着妻子来,一次塞给他两三千块。12岁时,紫金陈去见父亲那天,撞上了父亲的女儿,那个女孩刚满4岁,打扮得很漂亮。父亲把他拉到一边,叮嘱他,“不要当着妹妹的面叫我爸爸,她还小,不知道我离婚,对她影响不好”。这段经历被紫金陈写进了《坏小孩》里。
《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和他父亲
“如果没有这种对比,我不会那么难受。或者他和我完全切断关系,我也不会难过。关键是他平时不搭理我,但偶尔又给我点钱,这种关系是藕断丝连的,我确实会羡慕,会嫉妒,会想得到更多。”象山的冬天很冷,紫金陈为了省钱每天都得骑自行车上学,那时他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将来比父亲更有钱。
“小时候,我家里虽然不富裕,毕竟是生活在城市,我妈也是有份工作的,比起农村的赤贫好很多。但和我爸很有钱的对比之下,心理还是有创伤。写《坏小孩》的时候,我会更强烈地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挺难受的。我很想把现在的钱寄给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我希望他变得有钱,那样就不会自卑,生活会过得开心一点。”
有人把《坏小孩》看作他向父亲的一场复仇,但他说这些纯属巧合,“这一切都不是计划好的。我心态是比较平的,所有事情既然这么机缘巧合出来了,冥冥之中自然有世界发生的规律,这种说起来就比较玄学了,也谈不上什么复仇”。
《隐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阳
“小时候我和我爸的关系,就是用金钱来维系的,那时候肯定会有怨恨。现在长大了,我已经能理解我爸,包括他和我妈的离婚。我的心态完全放开了。现在的我,比我爸有钱,我也不再害怕,把自己年少时的痛苦经历说出来。其实,就是刚才讲的,一个人只有自我强大了,所有曾经的苦难就会变得云淡风轻。但如果我还是那个穷苦软弱少年,这些永远都将是秘密,我不敢轻易揭开自己的伤口。”
“在物质上,我的需求是很低的。我很爱挣钱,但我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世俗对人的评判标准,也是为了实现小时候定下的那个目标。”
关于“朱朝阳原型”的新闻报道之后,父亲给紫金陈发过短信,“就算小时候我对不起你,几十年过去了,我也老了,希望你以后记者问,要实事求是一些,我在朋友圈里还要面子。”而紫金陈想了很久之后,回复的是:“我把故事告诉记者,不是为了报复你,是为了说出埋藏二十年的故事,我与过去做一个和解。不说出来,我心理上的困境永远没有办法解决。我已经三十五岁,童年经历造成我很多敏感自卑的性格缺陷,我需要活的更通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