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测试倒是超出预期了,几个半开模式功率在10W左右,全开光谱功率达到了20W,要知道它页面显示功率只有17W,好家伙,也是虚标功率,不过是加料了,希望稳定吧。
把之前那个虚标功率,显色不舒服的灯换掉了,现在这个支持全光谱的灯在观感上的确更舒服。平时在桌边工作娱乐时候也能当个补光灯使用。其实鱼缸里现在这个调整状态我还是比较满意了,补充了青龙石,两个青龙石中间夹缝还放了老缸里长出来的水榕苗,中间缝隙还能给虾米做庇护所,左后方加上了从老鱼缸里拿过来的杜鹃根沉木来丰富画面结构和层次细节。沉木上面长出来的丝藻也没打算清理掉,因为看上去甚至比一些人绑上去的莫丝都好看。这里也科普一下,藻类其实对缸内生物基本没什么危害,只是会影响观感而已,而我特意保留些带藻的沉木和附着丝藻的河螺(别的地区也叫螺蛳)丢进去的原因就是特意控藻,这些藻再结合缸内水草对水体的养分吸收,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缸壁爆藻。因为之前的老鱼缸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后期水体稳定之后,缸壁从未见藻(其实也是得益于水草疯长,自然没多余养分爆藻了)。大伙也可以把水草稍微种的密一些,类似玩缸说的那种荷兰景,也就是接近菜园子式的密度。自然会减少藻类产生。另外我把铺在最上层的溪流石筛减掉了一些白色的碎石,再铺上了一层前面我挨个挑出来的黑色溪流石。觉得这样和青龙石更搭配,也更能映衬出水草和鱼虾的色泽。
最终成景的效果,两个紫红丁香水草加在了最后面。投入了老缸移过来的12条白云金丝,1条鳑鲏,一些黑壳虾。还有些不久前为了给这个新缸进一步闯缸试水抓来的红鼻虾和一条顺带过来的食蚊鱼幼崽。红鼻虾 食蚊鱼 苹果螺闯缸3天没啥问题后,才放的白云金丝等其它鱼虾。顺带一提,这个新换的鱼缸灯造型还不错,也很轻薄的设计,灯背铝合金材质上有鱼鳍设计,有利于散热。估计也是山寨某个模具的。这几周室温都不到20度,开灯一会,灯背摸起来就很热了,不知道夏天会不会烫手。对了,还有个槽点,它的电源线上的按钮可以调节3个灯光模式,但是无法断电记忆。原本我打算接个WIFI插座,定时开关,假装是个高端的APP远控水草灯,但每次通电,灯光又会变回默认的第一种混白光模式。虽然给这个小缸也够用,但就感觉不爽。
放张局部小图看看各种水草挂珠,冬天,由于温度较低,挂珠现象比较少,有几天升温,对应水温接近20度附近。在水草灯的照射下,水草挂珠冒泡现象就明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