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问题解决了,母女俩皆大欢喜,张子枫再也不用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母亲也终于有了在朋友面前的炫耀的底气。
只是那个时候张子枫不知道,当年林丛导演的评价一语成谶,她的星途可不仅仅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角色,而是大有可为。
2009年,张子枫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惊艳了全世界,也点燃了全球华人的骄傲之情,而作为总导演的张艺谋,也被尊称为“国师”。
2009年,同样是大导演的冯小刚为了赶超张艺谋,做来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用一部灾难电影,点醒国人之觞。而他的电影里,需要一个很有灵气的小演员。
此时,8岁的张子枫她每天疲于演戏奔走于各个剧组,但却都是一些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小角色,成名之路遥遥无期。
那天,正在为挑选小演员发愁的冯小刚,恰好看到了一条广告,瞬间被片中小女孩的表演折服。
他吩咐工作人员,务必找到这个小姑娘。
那年6月,天气正热,张子枫的母亲接到了《唐山大地震》剧组的电话,说想邀请张子枫去饰演方登这一孩子角色,接完电话的母亲差点忘了说谢谢,就兴高采烈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
此时的张子枫称不上漂亮,顶多算可爱,天真无邪的笑脸上,总是显得有些稚嫩。
电影开拍后,张子枫在11月的寒风中穿着短袖短裤,抹着泥巴灰浆完成了拍摄,她不哭不闹的性格让剧组所有人员都对她喜爱有加,其演技也获得了导演冯小刚的认可,直呼这个小孩不简单。
因为8岁的她识字并不多,所以大部分的的剧情都是副导演口述给她的,如何诠释好这个角色的情感,就需要她自己琢磨和临场发挥了。
在拍摄被压在水泥板下的那场戏,冯小刚其实心里是悬着的,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向一个8岁的孩子,传达什么是“濒临死亡”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