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小biu和扬子空调对比,扬子空调卖得怎么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7:08:12

苏宁小biu和扬子空调对比,扬子空调卖得怎么样(9)

苏宁小biu和扬子空调对比,扬子空调卖得怎么样(10)

很有意思的是,每当行业出货量增长或保持小幅调整的时候,传统三强在出货量中的占比提升都不是很明显,而当行业出货量出现大幅下滑的时候,三大品牌的占比反而提升,极端例子就是2015年度,三强品牌的出货量占比接近80%。从这个现象也可以看出传统三强在行业内的基石作用。

摆在空调行业面前品牌格局变动的一个悬念就是哪个企业能够撼动传统三强的主导者地位,奥克斯空调近年来已经证明了自己,互联网直卖模式让奥克斯在渠道链资源整合上做到了极致。内外销总量在1000万套附近的品牌不多,而TCL空调是其中的一家,只是对于TCL空调而言,将产销规模维持在高位的同时,如何扩大自主品牌的流通和销售,可能显得更为迫切。

行业的竞争总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任何企业的市场举措都会引来目标竞争者的策略应对,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相互钳制和手段博弈会考验企业的综合能力。传统三强之所以能够长期把持行业主导地位,与这三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行业主导者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格力依然是2019年国内空调市场出货量最大的品牌,也是唯一一个将内销出货量规模维持在3000万套以上的品牌,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出货量中的占比超过了35%,仅从2019年“双11”之后的降价所形成的冲击和影响,就可以看出格力对空调市场的话语权地位。2019年度内外销总量超过4000万套的品牌仅有两个,除了格力,另外一家便是美的。格力和美的还是出口量都超过1000万套的品牌,美的的出口量比格力还要大一些。


周而复始的品牌退出与进入


从整体出货量的同比下降就可以看出2019年很多品牌的出货量比上年同期呈下滑状态,过去一年中内销出货总量超过100万套的只有9个,而2018年度同期内有12个,中间品牌的日子并不如规模所展示的那样优渥,赚了面子赔了里子的品牌不在少数。

空调行业与价格战相伴相随的还有品牌退出潮,如果就此认为小品牌会绝迹于市场,那么这显然是低估了国内空调市场的空间及小品牌的生存能力,有些品牌可能几年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往往在行情好的时候,又陡然间成为市场的利基力量。

他们没有很强的规模化诉求,没有极高的盈利要求,更没有长远发展的规划,一个年度中只要抓住几个阶段性的机会,或许就会活得很滋润。大量的小品牌还没有工厂,没有产品开发体系,更勿论技术研发平台,他们游离于行业主流之外,却是行业生态演进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这类品牌在2019年超过了200个,而历史性价格战的爆发,对这类品牌在短期内将会起到肃清作用,格力精准的定价及后续企业的价格跟进,压制了小品牌的盈利空间。对于小品牌而言,退出只是暂时的,他们在等待下一个周期的到来,一旦有爆发性增长的行情出现,他们对市场机会的嗅觉比大型家电企业还有敏锐,转身的速度也更快。事实上,这种品牌进进出出的轮回,在空调行业的发展史上已经重复了很多次。


让外资品牌略显尴尬的高端化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占比又下降了,2019年度只有2.51%,这个占比数据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降到了3%以下。没有人会怀疑外资品牌的技术和产品能力,而且最近几年来国内市场愈加明显的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其实也符合外资品牌梦寐已久的需求定位,但在市场应对举措上,外资品牌与国产品牌的差距一如出货量占比的逐年下滑。

苏宁小biu和扬子空调对比,扬子空调卖得怎么样(11)

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高端化进程还在加速,卡萨帝以十年积累获得一个腾跃的空间,而在5G、AI和IoT大行其道的当下,面向全球超级个体的AI科技高端品牌COLMO也已经在空调品类上形成了规模化销售,而且还从家用空调产品上扩展到了家用中央空调。

曾经独占高端领域的外资品牌现在有了随行者,相应的竞争也就纷至杳来。挤占外资品牌份额的还不仅仅是中国的高端品牌,还有各个品牌的高端化系列,美的的无风感系列、东风系列、领鲜者系列等产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消费升级是宏观层面的大势所在,而品质化、健康化的生活需求是用户层面的后期取向,外资企业无论是在产品迭代速度还是市场推广、品牌形象提升方面都已经落后于国产品牌。尤其是在愈加汹涌的智能化浪潮面前,外资品牌的反应速度尤其的缓慢。

外资品牌群体有着其自身的骄傲,愈加式微的市场份额折射出这个群体与国内市场整体大势之间的脱节。或许,对于现如今的市场地位,外资品牌并一定就不满意,他们对市场变革沉着冷静的态度及后期发展的耐心,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外资品牌想要重塑往日的主导者竞争地位,已经几无可能,哪怕是在高端化领域内。


制度让行业愈加规范


如果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配着供给资源的流转,那么产业政策就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调控着产业的发展,国内空调市场眼下的产品格局很大程度上就是产业政策调控的结果。2019年内萦绕在空调行业头上的产业政策主要有两条,一个是新能效标准,另外一个便是召回制度。

关于定速产品和变频空调合二为一的新能效标准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报道已经是汗牛充栋,新能效标准给空调行业规制了一条产品新通道,围绕着符合新能效的产品布局也是2019下半年各个空调企业的核心工作。

新能标的即将实施遇上2019冷冻年度结束时的高库存让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发酵,相互催化之下便给烽火连天的价格战添加了助燃剂。面向产业的宏观政策总是会形成附带效应,而新能效标准在实施之后必然推动社会化节能水平的再次提升。现有已经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化销售的空调企业,设计并产销新能标产品并不存在一丝的技术障碍,而能够兼具规模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在落实新能标产品上可能会更具竞争力。

不仅仅是空调,即便是家电,哪怕是在更为宽泛消费品领域,召回制度还真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该项制度在国外已经拥有成熟的体系和配套举措,相应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但在中国空调行业内还是空白,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最好不要出现任何形式的召回案例。因为但凡有召回的案例,无论是行业、企业还是用户,都会在不同的层面受到不利影响。

产业政策是行业成熟发展的标尺之一,对市场秩序、外部影响、产品格局等等很多方面会形成直接的引导作用;而规范化发展本身就是行业未来方向,尽管是直接给企业提出要求,但本质上,产业政策最早受益者仍然是消费用户。庞大的市场销售基数之于行业是一种财富,因为存量需求就在其中形成;而每一项产业政策也是一种财富,因为行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往往都维系于产业政策。


产品结构化升级


如果要在产业政策所形成的影响范围中找出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就是产品结构的再次变动,除了能效等级会大幅提高外,变频空调的占比会再次上升。2019年度变频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占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了小幅下降,这一占比数据已经从2018年度的56.23%下降到了55%左右。当然,在变频空调这一产品领域内,国产品牌依然是占据绝对份额,占比达到了97%左右。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受整体需求萎靡不振的冲击,为了保持市场销售的稳定,基本都通过降价让利来刺激需求,定速特价产品的引流作用被强化,这直接压制了变频空调市场占比的提升空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变频产品占比上成为了必然趋势,新能效标准是最有力的推手。

2019年度很有意思的一个产品现象就是各种“风感”空调的出现,美的的无风感、海尔的多风感、创维的微风感、扬子的零风感等等,这类产品的大面积涌现,背后是各个空调企业对产品功能创新的诉求较为集中。围绕着消费用户居室环境内的空气生态维护成为了产品结构升级的方向之一,在这方面,美的的AIR空间站、海尔的个性化空气定制解决方案等等都成为了典型代表。

搭载换新风技术的产品也成为家用空调功能化创新的趋势,格力、美的、海尔等等行业主导品牌在这类产品上拥有着先发及引领优势,尤其是格力的双向换新风技术,拓宽了消费市场对换新风功能的认知。

要不是多数空调企业在不断强化自身的产品结构升级,为空调均价变动提供向上助力;那么2019年度国内市场价格下行的态势会更加明显。对产品结构的主动调整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主要方法,没有足够完善的产品矩阵很难做好引流机和利润机之间的均衡,这也是为什么大型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而中小企业却是步履蹒跚的原因之一。


区域市场无亮点


没有覆盖全部区域市场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拓展空白点,已经形成全面布局的品牌一直都在绞尽脑汁地进行精耕细作,以线上为主的品牌2019年在主攻线下,比如奥克斯;以线下为主导的企业过去一年正在积极扩展线上,比如美的和格力。当然,与上述行为模式类似的企业和品牌有着很多,正是这样一种动态竞争行为,搅动着国内空调行业各区域市场的演变。

但演变的结果之一就是没有什么亮点。全国最大的需求市场在华东,该区域内需求规模的上下浮动基本上决定了整体市场的增减,从出货量数据知道2019年华东市场不尽如人意。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在内的华东市场太饱和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存量竞争区域,更是一个典型的以更新换代为主体需求的市场,外资品牌主要的生存空间也在华东。

近年来国内区域市场在规模上的变动走势是从东向西从南到北,只是,一直以来规模都很大的河南、山东,还是呈上升态势的川渝、湖北,在2019年也表现出增长乏力的状况。过去两年东北和海南市场增长倒是挺快,但这两大区域本身的需求量不大,对整体市场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区域格局分布上看,空调行业后期会有越来越多存量市场出现,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在房地产被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新生空间会越来越少,空白点也会愈加稀缺。但百亿市有可能会扩大,江苏、浙江、河南、山东这些传统强势区域,产品结构转化会带来有质量的机构性增长。


出口市场创历史新高


中国空调产业这么多年以来还有一个现象,每当国内市场出现产能释放压力的时候,大量的资源往往会投向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全球化地位的形成,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增长也起到了一定倒逼作用。2019年这种状况尤为明显。

2019年度空调产品的外销市场再次出现了增长,整体规模达到了5700万台,增幅在200万台左右。相比于深陷水深火热的内销市场,出口市场最近几年可谓是顺风顺水,过去五个年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而且连续三年来都能够保持在5000万台以上规模化平台上,2019年度的出口量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苏宁小biu和扬子空调对比,扬子空调卖得怎么样(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