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其建筑令人感到无奈。历史上的黄鹤楼经历战火纷飞,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然而在三国时期的它,早已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就唐朝时期,虽然黄鹤楼已具有规模,但兵火频繁,黄鹤楼早不是最初的样子。
经历明清两代风风雨雨的黄鹤楼,最终在其遗址之上只留下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这是清代黄鹤楼遗址中唯一留下的一样东西。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黄鹤楼,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但历史无法更改,屡建屡毁的黄鹤楼即便是在明清两代保留下来,它仍也是一座重建建筑,但人们对于它的吐槽可能不会像今天这般“不客气”,因为楼还在,所以长江大桥当时可能不会占用黄鹤楼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