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手游从零开始玩,葫芦娃手游官方正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8:32:33

演员蔡明在B站化身“菜菜子Nanako”,以虚拟主播的形式进行直播。图源:网络

Z世代则是二次元虚拟偶像最具忠诚度和消费力的消费群体。《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显示,50.6%的Z时代用户表示愿意为虚拟人付费。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深智创始人成维忠在接受“新声Pro”采访时表示,中科深智暂未将二次元娱乐作为主要目标市场,二次元娱乐UP主市场还需要成长时间。

4. 打造虚拟娱乐主播

虚拟娱乐主播和二次元虚拟偶像很类似,不过前者对标的是PDD、冯提莫等娱乐主播,后者对标的则是杨超越、刘宇等流量偶像,且虚拟娱乐主播并不局限于二次元和Z时代。

从商业模式讲,虚拟娱乐主播公司更像是娱乐公会,本质上赚的是逗人开心的钱。许安一、金桔2049、居居、狐璃璃是目前比较火的虚拟娱乐主播。

葫芦娃手游从零开始玩,葫芦娃手游官方正版(13)

图源:抖音

徐久峰认为,运营虚拟娱乐主播和运营真人主播的思路一致,都是用游戏思路探索各种直播玩法,不断增加新鲜感和互动性,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他透露,旗下虚拟娱乐主播狐璃璃目前已经尝试了直播打赏、IP周边、数字藏品等多种变现方式。“扣除平台分成,今年狐璃璃直播打赏的纯收益过千万没什么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IP是虚拟娱乐主播和二次元虚拟偶像的共同期待。范世育提到,许安一还会尝试更多的内容形式,去适应市场需求和平台生态,不会简单定义为娱乐主播。

当然,IP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在打造IP方面,虚拟人的难度并不比真人小。目前业内尚无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人IP。

5. 制作数字分身

数字人更多依托于真人而存在,因此也存在两种商业模式。

明星数字人本质上是对明星流量的再利用。目前这门生意主要有两种使用场景:一种是将数字人作为明星商业能力的延伸,用做代言和带货,比如龚俊、易烊千玺的数字人,已经接到代言合作;一种是将数字人当做舞台表演的一部分,比如数字人“邓丽君”和周深的合作。

至于普通数字人,在目前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更多被企业家用于带货、开会、讲故事。

葫芦娃手游从零开始玩,葫芦娃手游官方正版(14)

花脸AI制作的企业家数字人

不少从业者认为,随着各方面成本的降低,私人订制数字分身会是一门颇具想象力的生意。

6. 制作服务型虚拟人

多位从业者认为,适用不同应用场景的的服务型虚拟人会很快迎来一波大的爆发。随着虚拟人、元宇宙等概念的爆火,包括文旅、教育、金融等领域都计划定制虚拟员工、虚拟服务员。

付费能力强、智能要求低、行业壁垒高、拓展玩法多,让不少虚拟人公司看上了这块蛋糕。

需要注意的是,这门生意的商业前景取决于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服务场景的不断标准化,以及虚拟人智能的不断提高。同时,因为面向B端市场,这门生意非常封闭,高度依赖从业者的人脉关系或者说市场开拓能力。

7. 讲资本故事

在相当部分公司看来,赚钱并不是现在的主要任务,以虚拟人为切口,搭建元宇宙平台,布局Web3.0,才是真正赚大钱的机会。除虚拟人业务外,雪爪科技的另一个重要业务就是帮助品牌搭建元宇宙虚拟社区。

去年,天下秀发布3D虚拟社交平台“Honnverse虹宇宙”概念宣传片,次日,股票涨停。对于不少公司来说,虚拟人更大的价值在于丰富公司的元宇宙概念。

葫芦娃手游从零开始玩,葫芦娃手游官方正版(15)

虹宇宙中的虚拟人神似QQ秀。图源:视频号

描绘未来的美好场景,撬动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样是虚拟人的赚钱方式之一。

整体来看,虚拟人已经摸索出相当丰富的变现方式。刘威透露,花脸AI的虚拟人项目都已经实现盈利。乐华则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表示,2020年,乐华娱乐与虚拟艺人有关的泛娱乐收入为2110万元,2021年增至3790万元,且泛娱乐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A-SOUL。

“就我知道的,大部分虚拟人公司都赚钱了”,庞博表示。

仔细研究会发现,虚拟人的前四种变现方式更多是在用虚拟人替代现有的商业模式,后三种变现方式则依托于虚拟人的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更多靠的是虚拟人的概念红利。

虚拟人是否比真人带货主播、明星偶像、娱乐网红更高效、更有吸引力?元宇宙是否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这些问题尚待验证。以数字分身业务为例,以目前Meta、希壤等元宇宙平台的用户体验,很难想象它们能撬动用户的数字分身需求。

虽然变现方式多样,但作为一个技术门槛、制作成本不低的新事物,虚拟人似乎尚未探索出一个性感的、独属于虚拟人的商业模式。

04 结语

次世文化创始人陈燕在接受“全天候科技”采访时认为,“现在虚拟赛道上90%的公司或者产品都处于早期阶段或者0.5阶段”。

本质上,一个具备想象力的新事物,靠的从来不是补充传统业务或满足市场猎奇,而是能发现并解决人的真实诉求,并创造一种新的、更高效的商业模式。

大部分虚拟人只不过是一张漂亮的图片,大部分虚拟人尚未创造真实价值,很多人还没想清楚虚拟人的未来到底是什么,这是虚拟人行业的客观现状。

“虚拟人行业还处在一个吹泡泡的阶段,但已经过了峰值点,正在慢慢降温”,刘卫认为。

降温,会是接下来虚拟人行业的主旋律。

那么,虚拟人行业会面临哪些难点?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行业?

作者:云飞扬;编辑:张洁;校对:松露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专注互联网内容领域的观察报道,关心与内容产业相关的人和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新榜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