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照班长提示的叠被要领,首先是对军被来了一波暴力的踩压,这样做的意图,就是为了使内部蓬松的棉纺变得瓷实紧致,然后在竖直方向取三分之一的宽度,把被子叠起来上下边对齐,紧接着,再将另一边也是从三分之一处叠起来,这样一处理后,军被中心面居中,两边相互重叠,为了去掉三层叠合被子里的空气,我们会用力从军被一端压到另一端,循环反复几次后,被子看上去貌似平整了很多,再经过仔细观察,确认边角对齐的情况下,一个整整齐齐的长方体军被形状,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紧接着,叠军被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抠凹槽。在抠凹槽之前,我们首先还要将被子划分一下,目视观察后,再一次把被子分成四等份,凭感觉把一头叠到对半处,接下来就开始抠凹槽了,这样抠出凹槽后,凹槽内面的棉纺就会在力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紧致。重复抠槽的过程中,军被好像有了短暂的记忆功能,被深掐过的地方就会留下一道深深的印痕。一边搞定,再从另一边下手,重复前面的动作,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要留足够的空间让它延伸,不让被角挤在里面,以两段为准压出痕迹折叠起来,这时再看,军被的基础格式就像那么回事了。
一顿操作后,已是满头大汗。看看面前的军被,总感觉还是有点不完美,豆腐块的形状是有了,但面与面、线与线看上去就不是那么平行和垂直,与班长做的“示范被”的标准相差甚远,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收合和整理了,对于不满意的边角棱线,需要进一步进行撸直撸平处理,尽量保证在从远处查看时,横平竖直、面线贴合、棱角分明,这样操作下来,就会有第一次的心得体会。看似叠被子的方法步骤比较简单,但你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这么得心应手,如果要很迅速地叠好豆腐块被子,不仅需要有耐心,而且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军被的“塑造”过程,其实也是对个人良好的军事素养修练的过程,手法和技巧掌握后,只有通过后期不断用心打磨,叠出的军被才能达到部队对内务规范的基本要求。
在新兵连的时候,大队部会制定严格的内务评定标准,有标准就会有考核和检查落实,相应的奖励惩戒措施就会应运而生。每周对班级都会有检查,对于班级中内务标准和卫生达标的,那个红色的“内务卫生优秀”的小三角锦旗,就会在班里悬挂一周,至到下周考核检查时,再次重新评定,如果班中内务检查标准和卫生都不达标,那个小锦旗就会失之交臂。在军营里,小小的锦旗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得到它脸上有光,失去它就会颜面扫地。在晚点名的时间里,班长就会重点强调这个问题,对班中内务基础搞得差的同志进行点名批评,并会对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对班中内务累次检查内务标准合格的,实施口头表扬。在每个新训同志的心里,永当第一、不甘落后拖后腿的思想是比较深入人心的,一个班里,十几名同志,有一个因为叠军被掉了链子,全班的荣誉受到影响,那面子上是相当没有光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