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知乎网友开始思维发散,照这个标准那以前的经典动画也全都不能播了。
《大闹天宫》是占山为王,还殴打公职人员;《葫芦兄弟》是奇装异服,袒胸露乳,欺负野生动物;《舒克和贝塔》是非法持有重型武器等等等等。
也有不少人开始diss起了举报人,觉得举报人应该去医院看看。
但事实上,举报人其实没什么好骂的。众口难调,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本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而且,网友举报是在5月22号,而5月23号这部片子在金鹰卡通频道就已经播完了。
到现在为止,其实这个动画片在网上和其它电视台,照样可以看。
湖南广电直到6月10号才回应这个事,实际上并没有对动画产生多少实质影响。
我们想讨论的是,为什么随便什么人随便举报下就成功了呢?举报后的评判流程和标准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如果讨论清楚了,是对全中国的文化创作者的未来有影响的,更有价值。
我们仔细看看湖南广电的那个声明,其实可以发现湖南广电的人没大家想得那么脱离时代。
他们在声明里明确写了:
该片主要讲述一群有音乐梦想的少女团结合作、历经考验、努力奋斗、共同成长的故事,向观众传达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正能量,内容没有导向方面问题。
由于该片动漫人物较多,为帮助观众快速分辨动漫角色,制作公司将人物头发设计成不同颜色以提高角色辨识度,并非提倡染发(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生产的经典动画《我为歌狂》)。
同时由于该片有音乐舞台表演环节,所以出现有日常服装和舞台服装的切换场景。
彩色头发是为了分辨角色,换装是正常的场景切换,内容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你看,这个审核员还是很懂的嘛,他提到的《我为歌狂》甚至还暴露了他的年纪应该是比较年轻的。
由此可见,湖南广电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并非不专业,相反,他们很专业。
但问题就在于,无论他们有多专业,多了解这个动画,在现在的审核体制下,他们的意见总是拗不过部分家长们的偏执的舆论。
过去有很多的好动漫,就是因为类似的理由而不得不停播。
《虹猫蓝兔七侠传》,就是其中最出名的。
《虹猫蓝兔七侠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儿童武侠动画。
它经典就经典在剧本极其用心,剧情深度完爆同时期的绝大多数动画,其中和正常的武侠小说一样,有正邪善恶,但正派反派的人物都塑造得极为饱满,性格突出,经常有灵魂发问。
比如当年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黑小虎。他是魔教掌门的孩子,反派大boss的儿子,还有着一身过硬的功夫。
由于他喜欢上了蓝兔,于是为蓝兔赴汤蹈火,甚至不惜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只可惜蓝兔的心里全是虹猫,黑小虎追到最后一无所有。
这个角色有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编剧们刻意没有给他下武断的结论,而是让观众自己去判断:
“我黑小虎一心救我爹爹,到底有什么错?”
相对于其他角色塑造扁平的动画片,这一部动画非常出色。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恰恰是因为动画片细腻的情感刻画,成了捅向这部动画的刀子。
在儿童动画中,爱情是一项大忌。
以前,儿童动画一般十分忌讳把朦胧的感觉直接定义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