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印象园位于广州大学城南部,原练溪村的区域内。总占地面积为16.5平方公里,是集观光、休闲、娱乐、住宿、餐饮、购物,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岭南建筑主要以青砖和青瓦为主要建筑元素,搭建了岭南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有三大特色:

(1)、为适应气候建筑布局比较开畅明朗,通透玲珑,造型比较轻巧淡素。

(2)、因岭南地处南大门离中原边远地域,建筑少受传统法制约束,比较求新自由,民俗味比较浓,善于吸取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常开建筑独特风格之先河。

(3)、受岭南先哲人文思想的影响,岭南建筑比较务实重利,因地制宜,宜时多变丰富多彩。有海洋文化特色,也有崇山峻岭之文化特色。
下面介绍的是岭南文化中的九大民俗。
第一、功夫
第一个岭南民俗,是功夫。将功夫列入岭南民俗,很有点欺世盗名的做法。

因为,无论是武术、武功,还是功夫,都不是发源于岭南,岭南练武的人,也不算多,似乎怎么都不能把功夫,算作是岭南民俗。不过,不要忘记的是,当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美国的拳击等技击享誉世界时,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对中国武术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祖籍佛山顺德均安镇,出生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美籍华人李小龙,成为了中国武术的宣传员和推广者,身高只有173厘米,体重只有64公斤的他,在美国开设武馆,传授中国功夫,提升中国武术国际知名度。连很多世界级的空手道、跆拳道冠军,都拜李小龙为师傅。另外,李小龙在香港,拍了的3部半的功夫片,每部都创票房纪录,其中的《猛龙过江》,更是打破全亚洲的票房记录。他与好莱坞合作的功夫片《龙争虎斗》,总票房更达到2.3亿美元。李小龙的出现,让全世界的人,见识了中国武术的厉害,也知道武术的发源地是在中国,为中国武术创造了巨大的世界性的有形与无形价值。同时,李小龙也将粤语“功夫(kung fu)”一词,写进了西方人的词典。如此一来,想不把功夫列为岭南民俗,都不行了。
第二、逛花市
北方有逛庙会,南方有逛花市。北方的逛庙会,很多城市,甚至乡镇都有,南方的逛

花市,仅广州一地(后来发展到珠三角的很多城市)。而花市对世界的影响,远比庙会大,别的不说,光是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在春节期间,大多有花市,很多外国政要,都逛过唐人街的花市,给中国人拜年。
广州人有养花的传统。早在西汉时期,文学家陆贾出使南越国,目睹岭南人,在屋前屋后种满花,甚至在厅堂房间也摆满了花,便赞誉广州人都是“彩缕穿花”人。相传在五代十国的南汉时代,南汉王的宠姬素馨,是珠江南岸庄头村的种花女,进宫后还一直爱好种花,使得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养花,并使之成为岭南地区的民风民俗。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王姬,就把岭南特有的一种茉莉花称为素馨茉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岭南时,惊叹岭南的花美,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等赞美的诗句。
广州最早的花市,可追溯到明朝,甚至更早。其时广州花市与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称为“广东四市”。到了清朝,广州花市又有所发展。清代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说:“珠江南岸有村曰庄头,周围里许,悉种素馨,亦曰花田。”并指出:“花市在广州七门(广州七个城门),所卖止素馨,别无花。” 清代诗人潘贞敏《佩书斋诗钞·花市歌》小序云:“粤有藩省前,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其时,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了大量的素馨(茉莉)花,从珠江南岸运往城北的五仙门码头登岸,再送到广州七个城门下销售,直至到半夜。五仙门码头也因此被称为“花渡头”。到了19世纪60年代,花市才逐渐地固定在春节前几天,这就出现了“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的景象,也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年宵花市的形式。
第三、舞狮
舞狮,又称“舞狮子”、“狮子舞”、“狮灯”,多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是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子,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狮子虽是瑞兽,但中国却不产狮子。相传,狮子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狮子舞也随之传入中国。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张骞将狮子、孔雀等贡品及狮子舞带回中原。《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记载:“……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不应经法,治竽员五人,楚鼓员六人,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倡一人,雅大人员九人,朝贺置酒为乐。”这里的“象人”,就是舞狮的前身;唐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段安节在《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舞狮,也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显然,至少在汉代,就有了舞狮。
现代舞狮,分为南狮和北狮。
南狮亦称醒狮,发源于佛山。醒狮造型十分夸张,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醒狮的色彩鲜艳亮丽;醒狮运用各种步形步法,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八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南狮的表演项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其中以“采青”最为常见,也是醒狮表演的高潮。关于“采青”,民间有个说法,在清末,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反清义士以舞狮作为强身健体、密谋革命的手段,并在舞狮中,添加了“采青”(踩清)环节,意为把清朝灭掉。其实,所谓“青”,就是礼物,就是红包,只不过,在红包外面,要绑上“青”——青菜,寓意生猛发达。当然,不同的“青”,表达不同的意思。“青”是生菜,即生财;是生蒜,即会算会理财;是生葱,即聪明伶俐等等。
正因为南狮有采青的环节,在喜庆的场合,总会有南狮表演,并随华人的迁徙,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当八十年,随着竞技舞狮的开展,南狮更是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最广泛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第四、龙舟
关于龙舟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比较能被人接受的,是纪念屈原。相传,当年忠良贤臣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相救,虽没救起,却把这划船,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

其实,龙舟早在屈原之前就有。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明代徐矩所著的《事物原始》中,引用《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显然,龙舟出现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而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有反映当时龙舟竞渡风俗的,《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诗中的舲船,实质上就是当时竞渡用龙舟;《楚辞·九歌》中《湘君》一诗有“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的句子,句中的“飞龙”也是指龙舟。
对龙舟最权威的考究,来自于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在文中,闻多一先生认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他们不仅有“断发纹身”的风俗,而且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竞渡习俗的由来。居住在岭南的古代越民族,大多地处水乡,大约在七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形成水上祭祀的风俗,龙舟最原始的角色,只是去邪祟、攘灾异的“遣灾送瘟舟”,后演化成“迎魂舟”或“归魂舟”,这就有点像现代殡仪馆的灵柩车。如此一来,百姓划龙舟,救屈原,其实是用龙舟祭送屈原灵魂归葬,是迎魂舟古俗的一个沿袭而已。
仅凭闻一多的文章,就此断定龙舟发源于岭南,过于武断,毕竟没有实物和文字作旁证。不过现代的龙舟竞渡,出自岭南,那是绝对的。
在1976年,当内地还处在文革动乱期间,地处岭南的香港,就举办了第一界龙舟国际邀请赛,并制定了包括龙舟规格在内的,许多现代龙舟竞赛规则,奠定了日后现代龙舟竞赛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龙舟,这项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推广到到65个国家和地区,并出现在亚运会赛场上。
第五、功夫茶
先不说功夫茶,而说茶和茶道。
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唐代诗人陆羽说:“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陆羽说的话,当然是最权威的。

陆羽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在总结中国茶道之大成时,称之为“茶经法”,包括了选茶、取火、选水、煮茶、酌茶、传饮八道程序。这八道程序中,除了炙茶、碾末这两道程序,是用于茶饼(犹如今天的普洱茶)的,现代茶道可以不用之外,其他几道程序,都是必须的。茶道,在唐朝很是盛行,唐朝封演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说:“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代吕温(官至刑部郎中)在《三月三茶宴序》中,生动地描写了茶宴和品茶:“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只可惜,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代的茶道,却在清代衰落了。反而是我国的紧邻日本,南宋时期才将茶和茶道,从中国引入,却将茶道发扬光大,以至世人误认为,茶道是日本的,而不是中国的,呜呼哀哉!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的功夫茶,与中国茶道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文人俞蛟,在其所著的《梦厂杂著·工夫茶》中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可谓一语中的。
功夫茶冲泡,可有讲究,严格起来,可以有二十多道程序,真要做齐全很难,通常的做法有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通俗一点讲,无非是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水开后,即冲入冲罐中,盖沫,用初沏的茶,浇冲杯子;洗过茶和杯后,再冲入虾须水(要开为开的水),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斟茶;斟茶时,来个“关公巡城”或“韩信点兵”,即可品茶。
随着华人侨居海外,潮州功夫茶,传遍世界。
第六、早茶
早茶,当然不是指早上起来,喝一杯茶,而是指酒家,在早上供应茶点,给食客就餐享用。早茶,是岭南特有的文化现象。

广州人早期饮茶的场所,是茶寮。清末民初人士徐珂,在其《清裨类钞》中对茶寮有所描述:“粤人有于杂物肆中兼售茶者,不设座,过客立而饮之。” 显然,茶寮只是普通民众歇脚、饮茶的场所,没有什么设施,有时还是兼营的性质。后来,茶寮有所改进,会设几把木桌木凳迎客,除了茶水,还供应糕点,收茶水费一厘钱,俗称“一厘馆”。清末民初人士金武祥,在其《栗香随笔》中提到:“广州北门外多坟,弥望皆是,市廛尽处有快阁,为行人茶憩之所。” 随着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广州出现了初级的专业茶馆,几张木台、板凳,加上粗陶茶具,就可开档,老板兼伙计亲自搓面粉,做油条,蒸糕,蒸包,煮白粥,供客人享用。因为茶位只收二厘钱,因而被广州人形象地称为“二厘馆”。有一首粤语民谣,是这样称赞“二厘馆”的:“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二厘馆”的出现,使广州人饮早茶,成为风气,并一直留存至今。
广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茶楼,是诞生于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的成珠楼茶楼,它的经营模式,跟现代的酒家别无二致。说起来,这家首创大名鼎鼎鸡仔饼的茶楼,竟然一直经营到2006年,因为土地被征用,茶楼被拆除,而停业,堪称餐饮业的一大奇迹。
由于在移居海外的华人中,广东人占的比例特别多,因此,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可以到那里去喝广东早茶。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门前挂着“天天早茶”、“全天茶市”的牌子。几乎是,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早茶。
第七、宵夜
宵夜,是岭南特有的饮食习惯,别的地区、别的国家都没有。

宵夜,俗称消夜,原意指消遣夜间时光。唐代诗人方干在《冬夜泊僧舍》诗:“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 以及元代剧作家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他有那乞巧的泥媳妇、消夜的闷葫芦。”都有提到消夜。消遣夜间时光,最好的方法是吃东西,这吃东西,就吃出个宵夜来了。宋代吴自牧著的《梦粱录》载:“除夕,内司意思局进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饯、糖饯等品。”说的就是宵夜吃的东西。广东人,把在晚饭后的余兴节目中享用食物,叫“食宵夜”,吃宵夜的人多了,聪明的商家,干脆就在酒家开多一个饭市——宵夜。
不过说来尴尬,最早的开宵夜的,不是普通酒家,而是高级妓院。旧社会,嫖客在高级妓院看中某妓女,是不能直接肉帛相见,进入温柔乡,而必须先在妓女房间,摆一桌酒席,美其名叫“拦台饭”,席间自然少不了浅斟低唱,待到曲终席散,双方才可翻云覆雨一番。那时候,青楼旁边,通常都是酒楼,好些青楼的宵夜,都是酒楼给做的,生意好了,酒楼也就自己开宵夜了。有民国年间的《羊城竹枝词》为证:“两岸青楼接酒楼,万星灯火夜无收。”
现在,宵夜,已经成为岭南民俗的一张名片,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熟悉,一些著名的外国快餐连锁店,24小时通宵营业,不能不说是受到宵夜的影响所至。
第八、凉茶
凉茶,可不是“冰凉的茶”,它既不凉,也不是茶。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一味或复方中草药煎熬成得饮料,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在岭南地区,天气潮湿闷热,地湿水温,水质偏燥热,身体极易“聚火”,人们常要饮凉茶,清热、祛湿、解毒,防治感症。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用岭南的天气作说词,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可见岭南天气之恶劣。
公元306年,东晋著名医药家葛洪南下岭南,从中原带来了大量的中医药技术以及药材种植技术,正式开创了岭南医药济世事业,被人称为“葛仙翁”。当时岭南瘴疠流行,患病的人不少,葛洪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医术,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的医治办法、有效药物,救治岭南百姓。葛洪在岭南编著的《肘后备急方》,首次把成药、防疫药剂和兽用药剂列为专章论述,主张成批生产成药,贮备以供急需。从葛洪开始,中医才有了“成药剂”,彻底改变了中药只有汤剂的历史。《肘后备急方》还收录了多种疾病,并提出了医疗方法和开出处方,为后来凉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这王老吉凉茶,还与林则徐有关。有一年暑天,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整日奔波劳累,不幸中暑。随从人员请来名医开方,均不见效,病情则日渐加重,上下十分焦急。此时,有人推荐王老吉看病,果然药到病除。病愈,林则徐登门答谢,并问及姓名与所用之药,王老吉如实回答:“大家叫我王老吉,为你治病的是几味不值钱的草药。”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就更是为大众造福无量啊。” 王老吉听后,若有所悟。没过几天,他果然打开档铺,煲药卖茶。林则徐得知,即命人送来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还刻上“王老吉”三个大金字。
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180多年,凉茶饮料的先驱。近年,凉茶成为世界饮料界的一匹“黑马”,喜爱的人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高。去年,全球凉茶产销量超过1000万吨,销售范围覆盖全球四十个国家。
第九、老火汤
老火汤,又称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补身养生秘方,经过长时间慢火煲煮的老火靓汤,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是美食之佳品。

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屈大均,在其著的《广东新语·卷一·天语》中说:“岭南之地,愆阳所积,暑湿所居,虫虫之气,每苦蕴隆而不行。其近山者多燥,近海者多湿。”在岭南这个湿热地区,长久居住,湿热侵身在所难免,煲老火汤,饮老火汤,也就成为必然。
“汤”字,从“水”从“昜”。“昜”意为“播散”、“散开”。“水”与“昜”结合起来,表示溶化了固体成分的水,这与其说是对“汤”字的解析,倒不如说是对“老火汤”的解析。老火汤煲上三、四个小时,任何食材都要溶化了,汤渣都可以咀嚼吞咽了。
岭南早期的“汤”,其实就是药,用于去湿热。只是好吃的岭南人,不能忍受“汤”的苦味,便在“汤”中加入美味的肉类食材,使“汤”变得好喝,这就有了老火汤,要知道,熬药的时间,与煲老火汤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对于那些确实不能变成老火汤的“汤”,岭南人就把它变成了凉茶。
岭南的老火汤,早就随粤菜,在世界各地扎根了,为世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