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1225代表什么意思,梦见27数字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22:17:19

梦见1225代表什么意思,梦见27数字什么意思(1)

于右任手迹:藏经楼。作者摄

杨虎 文/图

1962年1月24日,凌晨,台北阳明山。

一位长髯及胸的老人躺在病床上,耳边作响的,是太平洋上空刮过来刮过去的大风。如豆的灯影下,孤独,让他陷入了难以遏止的思念:长眠在黄土下的双亲、千里之外生死未卜的发妻、离别时长女清秀忧悒的泪脸……他再也无法控制,热泪潸然而下,手抖着,颤颤地铺开纸笔: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这就是“太平老人”于右任写下的哀歌——《望大陆》。之后,他在这薄情的世间活了两年九个月零十七天。弥留的时日,传说他曾竭尽全力,抬起嶙峋的手指在空中一笔一划、一遍一遍地写着——杏、花、春、雨、江、南,蜀、山、蜀、水、杜、鹃……

蜀水碧,蜀山苍。让老人念念不忘的,除了月光下的富春江,可有当年踏着满地蝉声,行走在青城山间,寻找那被誉为“西川第一天”光严禅院的衫影萍踪?

发黄的《崇庆州志》上记载着,那一次,于右任是为拜谒一部经书而去。那是1945年,于右任66岁。而那部经书——《洪武南藏》,藏在光严禅院深处,已整整529年。

梦见1225代表什么意思,梦见27数字什么意思(2)

蜀献王朱椿画像(明蜀王陵博物馆 供图)

流落西蜀《南藏》一睡五百年

2003年暮春,崇州凤栖山。

光严禅院幽暗的方丈室内,103岁的灯宽禅师蜷足而坐,满目清光。谈起于右任,言语间,仿佛他刚刚跨出门去:“先生是在青城山里,听佛门中人偶然提起《洪武南藏》孤本的下落,才兴致勃勃地赶到古寺的。他美髯齐胸,二目不怒而威,真是大儒风范。他上藏经楼读了几天经。临走前,他应前任住持之邀,写下‘藏经楼’三个草字,龙飞凤舞,一挥而就。”

两年后,灯宽禅师圆寂。而“藏经楼”三个字至今仍活在光严禅院后院的一面墙壁上。

进得庙来,沿苔茸癜绿的石梯拾级而上,依次经过洗心池、大雄宝殿、弥勒殿、天王殿,一路殿宇错落,木铎声声,然后入一暗廊,出一角门,眼前豁然天高山远,再往右一拐,就看见了那三个字--多年以后,它们依旧墨黑如新,望去宽博潇洒,似舞却栖。落款处,竖立着:于右任。

对面,曾静默着一座色泽斑驳的藏经楼。楼高三层,飞檐翘角,巍然耸峙,依稀可见当年非凡气势。

遐想,藏经楼里曾秘藏的《洪武南藏》,为何流落西蜀,在这山寺里五百余年而无人知晓?

说起这部典籍,今人每每呼之为《洪武南藏》。其实,“洪武”二字乃是后人加上去的称呼。它最初的名字,按明人的说法,叫“初刻《南藏》”。南,指的是南京;藏,原是古印度佛教典籍的计标单位,后泛指汉传佛教《大藏经》。

自北宋初年《开宝藏》问世以来,历代官、私所修各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仅有二十一种。在明朝,官方也只刻印了三种(次)。第一种即《洪武南藏》。1372年春,朱元璋下令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蒋山寺(灵谷寺),启建“广荐法会”,组织力量点校、开刻,1398年至1399年完工。因耗费巨大,当时仅印了两部,皆归藏于大内,刻板则放存于南京另一座古刹天禧寺(大报恩寺)。

二十多年漫长的刻印期内,这部以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所刻《碛砂藏》为底本的大明第一经藏曾几经增补,收入大量禅教诸宗的语录著述。待刻印完毕,只一部便重逾三吨以上,共计684函,分1600部,达7000余卷。

然而,仿佛总有一股神秘而悲情的力量与它如影随形——当它面世之日,正是朱元璋辞世之时,仓促登基的建文帝来不及播行天下,便匆匆钤印秘藏。四年后,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它遂转入永乐帝之手,由此辗转开始了长达六个多世纪的奇特遭遇:

1408年,一场离奇的大火烧毁了《南藏》的刻板。天禧寺也被烧得瓦砾遍地。

1409年,其中一部《南藏》在皇宫藏书密阁又莫名其妙遭火焚毁。

1416年,仅存的另一部《南藏》从南京神秘离去,就此湮沦世海,寂寞无闻。以致其后的四百余年间,世人只知永乐帝文韬武略,除迁都北京、令郑和下西洋等事功外,还主持刻印了《永乐南藏》《永乐北藏》两部佛学大典。

总有人在苦苦探寻它的下落。昏暗的史页间,它那缥缈的身影,时隐时现的蛛丝马迹是让人如此心动。

1938年,《洪武南藏》孤本惊现于西蜀光严禅院。消息传开,高官大儒纷至沓来,抚摩再三,难舍难离。

1951年,《洪武南藏》离开了光严禅院,入驻四川省图书馆。当时,省图书馆派了两辆卡车才将这部书全部运回。

梦见1225代表什么意思,梦见27数字什么意思(3)

四川省图书馆镇馆之宝《洪武南藏》。

细雨如丝纷乱着中年朱元璋的心

1371年,是个平年。这一年雨水较多,刚交大寒,细雨便纷纷扬扬,濡湿得江南一带烟雨朦朦。

按照洪武元年立下的规矩,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大明皇宫内就开始营造过年气氛。乾清宫丹陛左右,各安设了九盏万寿天灯,灯后悬挂着九副万寿宝联,两面都用金丝绣上联句。酉时过后,殿内灯光辉映,连外面高渺的夜空也显得透亮起来。

朱元璋就放下御笔,走到殿外的江山社稷亭旁,望着城外江天一线处的渺渺风景驻足沉思。

七月初十,大将傅友德不顾暑热,挥兵攻取成都,四川平定。虽然蒙古残军仍在边地窥视,但这却标志着内地一十八行省就此归一;腊月初六,吏部又上奏了大明疆域内府、州、县及官员数额。此后,这一串数字就在朱元璋心里扎下根,挠得常常心潮起伏:

(天下共计)府一百四十一,官八百八十;州一百九十二,官五百七十二;县一千零一十三,官三千零四十一。通计府州县一千三百四十六,官四千四百九十三。

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淮河边放牛为生的乡村儿童、皇觉寺里孤苦无依的少年沙弥、流浪路上求告无门的青年乞丐竟会置下如此广大的一份“家业”。从呱呱坠地开始,家里就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年迈的祖父带着一家人,在淮河两岸到处躲债。那时,父亲朱五四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做个佃户,暂时耕种属于别人的一亩三分地。

1344年春,家乡赤地千里,紧接着,蝗虫铺天盖地而来,转眼间,父亲、大哥和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自己和二哥。别说没钱置买棺材,家里连块下葬的坟地也没有。兄弟二人抱头痛哭,找了几件破衣服裹住亲人,草草葬在邻居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十六岁的自己不得不与二哥分开,然后强忍眼泪,前往皇觉寺投奔人称法仁和尚的幺叔朱五六。

经叔父苦苦求情,自己才得以做了一名小行童,每天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忙得团团转,却常被斥责,幸好还有叔父--冬天,寒风呼号,叔父把舍不得吃的馒头偷偷塞到自己枕边,再解开僧衣,用身体慢慢捂热苦命的自己;夏天,常常一觉醒来,叔父还在一边喃喃诵经,一边为自己驱赶蚊虫。

夜深了,叔父咳个不停,灯光把他枯瘦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像一条弯曲的虾……想到叔父,自己的眼睛湿润了。自1351年夏,淮河两岸再发洪灾,叔侄二人不得不洒泪而别以来,他一直牵挂着叔父。前些年忙于征战,无暇分心,自定都南京以后,他便暗中嘱咐身边人四处打探。如今,四年过去了,各种消息开始从四面八方传来,却无一落实:

东边的消息说,叔父法仁已乘船出海;

南边称,叔父法仁曾避居于洞庭湖边,不知去向;

北边探闻法仁和尚已还俗,似乎死于乱军之中;

西边传回来的消息则称法仁已远赴西域,去为多灾多难的中土求取真经;

细雨如丝,纷乱着中年朱元璋的心。他不明白,何以在这个寒冬,自己对叔父的思念之情会变得如此强烈?

以礼治蜀 蜀王朱椿的构想

蜀王朱椿是一个喜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

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他虽为庶出,却因“博综典籍,容止都雅”,被父亲送了一个雅号:“蜀秀才”。当时的人也称赞他“尤好学读书不倦,喜延接贤士大夫,讲论至夜分,不为声色游畈之事。”但鲜为人知的是,他雅号的由来却是因为找到了叔祖法仁和尚,令父皇大喜。

1390年正月初一,正当《洪武南藏》浩繁的点校、刻印工程行进到第十八个年头之际,十九岁的朱椿从安徽凤阳来到封地成都。下车伊始,他便经受了一场战火考验:西番蛮人作乱,纵兵焚烧黑崖关(今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且乱骑四出,寇掠不止。

一时间,成都等地人心惶惶。

事关统治,一副柔弱外表的朱椿性格中*伐决断的一面立刻显露出来。他即刻上奏,请父亲派遣都指挥使翟能、同知徐凯统马、步兵一万三千人,由岳父凉国公蓝玉全权指挥,前往大渡河流域进行剿*。

战事还在进行之中,朱椿就陷入了深沉的思考:蜀地边鄙,民族复杂,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地区动乱;此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都周边已地少人多,民众负担甚重,经世济民之策倘若不能尽快出台,蜀地全境的长治久安终究纸上谈兵……

这正是朱元璋的苦心孤诣。在这个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看来,郡县制虽是让大明朝正常运转的最佳行政架构:府管州、州管县、县管万民,皇帝则居于中枢,只须将各府驱于掌心,便可号令天下,一发而制全身;然而官吏们尽是些狡猾惫赖之徒,稍微放松管束,他们就会演变成家鼠,以身求利,虐民纵欲,坏了王朝根基。因此,还得把儿孙们分封到各地镇守,让他们像猫守鼠那样看守着官员。

令朱元璋稍感欣慰的是,分封到成都的朱椿果然比其他皇子更能领会自己的意图。平定番乱之后,这位年轻的蜀王立刻上书,请求确定地方向蜀王府进贡的物品及数量,以尽量减少民众经济压力。在奏折里,他还提出了“以礼治蜀”的构想,并进一步阐述道:“(儒学之外),当涉猎佛道典籍,揽僧、道为助,光大寺庙、道观等场所,钦愿皇图巩固,藩屏永康。”

这一年,朱元璋六十二岁了。虽有御医精心调养,但潜藏在身体里的各种暗疾已悄然出发,对他困扰不已。放下朱椿的奏折,他眺望着窗外又一年杨柳堆烟的江南春色,想起正艰苦进行、不知何日方得完成的浩大经卷,叹了一口气,提笔批道:“朕心甚慰。汝在蜀,当继续找寻叔祖为是。”

大约从1372年春开始,朱元璋内心就潜生了一个令自己激动不已的宏伟愿景:待经卷刻印完毕,要让叔父坐守京师,设坛讲经,令天下僧众都来聆拜听辨。大明朝既已百废俱兴,佛教也该呈现出经出一门、万法归宗的欣盛之景。

为达到这一目标,1382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设僧录司,各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督导僧众行仪并主管考试等事务。

1384年,他又采纳礼部尚书赵瑁的建议,规定对全国僧人们每三年发度牒一次,并加考试,不通经典者立行淘汰。

转眼十八年过去了。不惟经籍的成书遥遥无期,寻遍天下的叔父也依然杳无消息。朱元璋内心深处,不由生出“殆天数,非人力”的迷惘之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