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22:52:56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古至今,这句话就是被用来形容那些顶尖的谋士。而这句话最开始就是汉高祖刘邦对辅佐他一统天下出谋划策立下不世之功的张良的形容。然而这样天才的“谋圣”,却没能够为其后代谋到一个好归宿,反而让他们落到了一个极为凄凉的下场

一,张良生平

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1)

张良画像

张良,字子房。出生于战国末年韩国的贵族世家,家中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累计五朝皆出任韩国之相,显赫至极。然而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张良国破家亡。然而当时正值少年的张良并没有被苦难所击倒,他怀揣着国仇家恨,辗转各地,一边流亡,一边学习和强大自己,同时结交各地的反秦之士,寻找时机,向秦国,向秦君复仇。

后来,张良寻找到机会,在秦始皇巡视到阳武县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郊)的时候,请一力士手持百二十斤大铁锥直扔向秦始皇出巡车辇中的一辆,马车车厢应声而碎,连带着整辆马车都翻倒在地,车内人自然是立毙当场,可惜却不是秦始皇,而是“误中副车”,*死了随行四位替身中的一位,刺*宣告失败,但由于是隔空刺*,张良也得以逃脱搜捕。这便是流传千古的“博浪沙刺秦”。

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2)

博浪沙刺秦

以亡国流民对抗强秦,可谓勇也!而计划缜密,设计巧妙,以至于真的差点成功,又可以见到张良的谋略。张良之有勇有谋,由此可见一斑。

之后,张良在散步于沂水圯桥头散步时,又遇到了神秘的“黄石公”故意丢鞋入桥下要他去捡上来还要他穿好的考验。张良得以通过考验,获得了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此后他日夜研习,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了一名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谋士。

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3)

张良拜师图

其后,张良在反秦的浪潮中机缘巧合之下投入了刘邦的帐下。而刘邦对张良所出之计谋又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谋士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才能能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施展,而刘邦显然给了张良一个完美的舞台。从此,他便一心一意地追随刘邦,为其尽心谋划,多次献策,挽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存亡之刻。又帮助他保全实力,并最终以弱胜强,战胜了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立下了不朽伟业。甚至可以说,没有张良,刘邦可能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次。而他本人也与姜子牙,鬼谷子,范蠡这些伟大的谋士一起,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4)

张良画像

而在西汉建国,天下平定之后,张良又推辞了高官厚禄,归隐山林,并最终安享天年,甚至传说他后来已经羽化登仙。

少年有勇有谋,中年建功立业,筹谋天地,晚年归隐山林,逍遥自在。张良的一生,可以说是古今多少人梦想的“完美人生”。可以说,张良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完美的结果。

然而,张良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谋圣”,却没有为自己的两个孩子谋划一个完美人生,反而在他死后,一个惨获死刑,最终沦为一个守城更夫。另一个也隐姓埋名,不知所踪。

这是为什么呢?

二,后代的凄凉下场

原来,张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不疑,后来承袭了父亲的“留侯”爵位。二儿子张辟疆,十五岁便为侍中(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公元前188年的八月,汉惠帝刘盈病逝。到了发丧的那天,惠帝的母亲吕后虽然哭了,但却没有流下眼泪来。当时做侍中的张辟彊看出了其中的缘由。于是他向丞相陈平提醒说:“太后就皇上这么一个儿子,现在驾崩了,而太后哭得并不伤心,还不是因为她见皇上的儿子现在还小,担心你们这些大臣乘此机会再去迎立一个高皇帝(刘邦)的儿子登基做天子啊!所以你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赶紧要求任命太后的亲侄子吕台、吕产、吕禄当将军,由他们去统帅南北二军。也就是说,只有在让吕氏家族里的那些人都入朝为官,掌握实权以后,太后的心里才能踏实。灾祸也才不会降临到你们的头上。”

陈平依照张辟彊说的办法做了。吕后很高兴,为儿子送葬的哭声由此才变得悲伤起来。

张辟疆拥有和他的父亲一样敏锐地对人的洞察,和精准的谋略,不动声色间,便避免了一场刀兵相见,保全了诸位大臣们的性命。其后,他便好似人间蒸发,不知所踪。

而他的大儿子,新一任的留侯张不疑,在汉文帝登基后的五年被控参与谋*原楚国的旧贵族,犯不敬罪,被判处死刑、削夺留侯国爵。后倾尽家产赎命为一守城更夫。从此,汉初的开国功臣,尊崇的留侯世家只在张良死后第二代便衰落了下去,不能不令人感叹唏嘘。

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张良死后,两个儿子会有如此下场呢?

三,早已注定的结局

其实这可以说是在张良那一代,就已经注定了的结果。

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就是追随刘邦的同乡以及故旧,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人。大多是平民出身,且与刘邦关系密切,深得信任,因此在开国之后,也是所得封赏最高最多,势力最大的一批人。其二,就是原先的六国贵族以及敌对势力投诚的人。对于这一部分人,刘邦与他的“沛县集团”其实是一直怀有戒心的,无法充分信任。即使对于对他有多次救命之恩,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良也是如此,(一方面也是张良确实当时也是一心想复兴韩国,在项羽分封诸侯之后,还离开了刘邦一段时间去辅佐当时的韩王,只是后来韩王被项羽所*,才又投奔了刘邦)更遑论其它呢?而张良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推脱官爵,归隐山林的做法,除了本人的意愿之外,很可能也有这一部分的考量——不被信任,根基不稳,容易出事。

而这一部分人,既没有足够的势力与有皇帝撑腰的“沛县集团”抗衡,想靠拢人家也不接受。就只能寻找联合新的势力。而这时,吕后以及吕家外戚们这股势力,就成了当时最合适,甚至是唯一的选择。而张良,不管他情不情愿,由于自身的出身和所处的势力,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一部分势力的代表。并且,他也确实有做出行动,虽然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

原来在公元前197年,也就是汉高祖十年的时候。面临着一场太子之争的危机。当时刘邦宠爱他的宠妾戚夫人,欲改立其子如意为太子,而废掉吕后的儿子,后来的孝惠帝。尽管群臣都奋起反对,但也改变不了刘邦改换太子的意愿。眼看着太子之位将要被剥夺,着急的吕后又想起了足智多谋的张良。于是派遣侄子建成侯吕泽去找张良求救。张良本来想明哲保身,不想多生事端,拒绝就此事发表意见。但是吕泽不依不饶,一定要张良为他们出一个计策,张良拗不过,一个也是上述说的,必须要处理好和吕家的关系,便为他们出了一个计策。

张良死后多少岁了,张良死因大揭秘多大年龄(5)

张良画像

原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还有四个年老他又很尊敬很看重的老人因为瞧不起刘邦粗鄙有时候又爱骂人的做派,隐居山林,拒绝做大汉朝的子民。张良说:“只要你们让太子携带厚礼准备上好的车马,以极度的恭敬与礼节,把这四人请下山来辅佐太子。皇上看见了,就知道太子有四个贤人辅佐,不是那么好换的了。”吕后及太子依计行事,果然保全了太子之位。从此,吕后及吕家也对张良感恩戴德,极为亲近。甚至在张良休息道法而选择辟谷(也就是绝食)的时候,吕后还心疼地一定要他吃东西。

所以,后来张良的二儿子张辟疆为陈平献上那个计策时,可能也不光是为群臣安危考虑,也有为吕家考虑在内。吕家掌握兵权,变得更加有权势了。

然而世事难料,孝惠帝短命,而之后吕后所找的小儿皇帝也早早夭折,最后皇位落到了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原本为代王的汉文帝刘恒手上。而他上台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原本权势滔天的吕氏家族。而与吕家关系密切的张家,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于是才有了后来张不疑的死刑,最后沦为一个守城更夫,能够不死,可能还是有些老臣看在过去张良的面子上为他求了情。而张辟疆可能也是早早遇见了这一幕,于是在献上那个计策之后便隐姓埋名不知所踪了。

由此可见,纵使聪明如张良这样的大才,也有谋划所不能及之处。世事的发展,复杂曲折,实非人力所能算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