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鲈鲤、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分布于中国澜沧江流域和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的淡水鱼,隶属于鲤科鲈鲤属,种加词取自中国著名鱼类学家张春霖的姓氏。本种曾被视为后背鲈鲤的同物异名。201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杨君兴、王茉、陈小勇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重新修订了鲈鲤属的分类体系,将本种与后背鲈鲤视为有效的独立物种。
裸腹盲鲃、保护等级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区域、1978年发现并作为科技消息报道的那尾鱼,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尾盲鱼,它向世人明确回答了中国究竟有没有盲鱼的问题。在当时引起广泛的反响,掀起一股寻找盲鱼、研究盲鱼的热潮,从此开始了我国洞穴鱼类和洞穴生物学的研究。虽然这个研究的过程已成为历史,但自身的科学价值犹存。(没能找到实物图)
角鱼、保护等级二级、角鱼为我国特有种,在国内仅发现于云南泸水县及保山县(属怒江水系),在怒江下游缅甸的萨尔温江可能亦产。
骨唇黄河鱼、保护等级二级、主要以着生硅藻和昆虫为食。适应生活于高原海拔3000-4300米的宽谷河段和湖泊中。仅分布于中国青海省龙羊峡以上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白河和黑河。
极边扁咽齿鱼、保护等级二级(仅限野外种群)、极边扁咽齿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冷水性鱼类,它能够适应极端高寒天气,故多分布在海拔3000~4400米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的河流中。主要以水生植物腐屑和藻类为主,偶而也食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仅见于中国黄河上游青海省海拔约3380米的玛曲县到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及约古宗列曲等干支流,在扎陵湖为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