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水泥对皮肤的腐蚀,但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张亚东直接干脆用手直接抓把水泥往上抹,不仅手糊得乌漆嘛黑,连指甲缝都塞得满满当当的水泥,但为了自己的基建模型,张亚东丝毫不在意。
为了不出现失误,桥面上铺好铁轨后,张亚东还用电钻在铁轨上钻眼,拧螺丝。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直到没有一丝松动张亚东才肯罢休。
张亚东不想“粗制滥造”,他想呈现一个精雕细磨的作品,为此,他愿意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
天蒙蒙亮他就开始蹲在地上忙活,直到晚上看不清了才回去,假期那段时间,除了下雨天,他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就是这样,张亚东被网友称为了“基建狂魔”,但是他并没有被过多的外界声音所打扰,也没有就此满足。
为了让基建工程看起来更加多元化,于是,他又打造出几款遥控货运车。
在他的指挥下,货运车居然能将装好的物料安全送达工地。对此有人说,遥控车又小又慢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搬运。
张亚东却不这么认为,他把每个步骤都当作一次真正的实践,能不忽略就不忽略。
而且,自己做的这些模型本就是仿着现实而建,在现实中,肯定没有人用人工来代替大型货运车来运输物料,这是不切实际的。
在张亚东心里,他的作品要贴近生活,基建模型里的一切更是实际生活的翻版,所以,除了货运车,他还极具创意地制作出塔吊车模型。
03、后续建设在张亚东的精心动手下,一转眼一期工程结束。
有了一期的经验,张亚东决定开启二期工程,建一条隧道、两座大桥,并和已完工的高架桥连通顺利通车。
说干就干,张亚东在地里挖出两个半米深的“土坑”大峡谷,峡谷之外是土堆出的一座小山,他在这座山中间打出一隧道。
为什么要建隧道呢?张亚东解释,有了隧道就简易地形成了两座跨海大桥的重要纽带。
近距离观察隧道,只见这条隧道不像以往见到的隧道深邃而黑暗,腰一弯便能从这头望到那头,隧道底部在光的反射下清晰可见。
“纽带”已经建成了,怎么让它顺利通车又成了张亚东的另一个问题。为此,张亚东仔细考虑地形情况,要在地形情况完全考究后方可正式行动。
既然自己的建设中有桥,那么肯定还要有海。先有海再有桥,张亚东这样想。
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便开始往峡谷里不停地注水,使其形成海的即视感。
模拟海洋建成后,海上工程的第一项任务是:建重庆朝天门大桥模型。
在张亚东的等比例复刻下,大桥的跨度约1.3米,为了使整个数据无误,张亚东在草稿纸上做了大量工作。
修建大桥的整个过程要在水中进行,张亚东对此很是敬业,每天踩在冷水里弯腰修筑桥墩,没有丝毫怨言。
在等朝天门大桥桥墩彻底*同时,张亚东开始了第二座大桥的建设,北盘江大桥。
从做图开始,每一步都精打细算,细致入微,此外为了提升大桥的稳固性,他甚至还给北盘江大桥一根一根地穿上斜拉索。
为了尽可能还原两座大桥的原型,张亚东将桥梁漆喷成蓝色以及白色加红色,如此一来,这两座大桥模型更加逼真,特殊镜头下丝毫看不出是模型,让网友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