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326米意义,标准旗杆高是多少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08:18:10

余静,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

余静信守“只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承诺,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6年来,她带领村民搞养殖、建茶厂、发展旅游,实现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余静用苦干实干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2015年7月,金寨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余静所在单位需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到定点帮扶的大湾村驻村工作。面对组织召唤,余静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从此,她离开熟悉的工作和安逸的小家,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2018年2月驻村扶贫届满时,她向组织申请留任,继续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余静践行承诺,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她无数次行走在田间地头,访贫问暖、问计施策。她争取项目资金铺成水泥路47公里,修建桥梁5座,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自来水覆盖率100%。新建扩建茶园4000亩,户均年增收6000元。保护红色遗址,申报4A景区,建设精品民宿群、农家乐,仅2020年就实现旅游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在余静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从0元发展到14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逾1.4万元,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2021年,大湾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余静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自己的小家照顾不上,在驻村扶贫的日子里,唯有用手机才能与孩子短暂“相聚”。虽然亏欠了这个小家,但在余静心中,能帮大湾村村民如期脱贫致富,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她依然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因为乡村振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余静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诚信之星”、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3谷凤杰

旗杆326米意义,标准旗杆高是多少米(25)

谷凤杰,女,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党支部*兼村委会主任。

11年来,谷凤杰接过丈夫的“接力棒”,使曾经远近闻名的“贫穷村”一跃变成先进村、富裕村、文明村。她用实际行动兑现对村民的庄严承诺,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她郑重许下承诺,带领村民致富。谷凤杰的丈夫原是三道河子村的党支部*,2010年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没了主心骨的村民们,恳请她带着大家一起干。谷凤杰化悲痛为力量,决心接过丈夫的“接力棒”,当好一名村干部。从那天起,“尽快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心中,成为谷凤杰对村民们许下的庄严承诺。三道河子村耕地多为涝洼土质,十种九不收。经过认真考察,谷凤杰决定改变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多种产业。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创办大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富民蛋业专业合作社等,从黄牛养殖到人参种植,从创建巧姐创业示范村到养殖湖羊,三道河子村的产业一步步发展起来。202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富裕村、先进村的名号越来越响亮。

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村民心灵。村民腰包鼓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谷凤杰结合村里实际,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乡村基层治理中,从“孝”抓起,依托道德力量,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村民传承孝道,铭记党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她把村民当亲人,赢得信任和依赖。谷凤杰心里总是装着村民的事,为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尽心竭力地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谁家出现矛盾纠纷,她总会第一时间登门解“心结”;谁家遇到困难,她一定赶到现场排忧解难;谁家有什么难解事,第一个想到的是让她拿个主意。多年来,村里举行换届选举,谷凤杰都以高票连任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职务。

谷凤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吉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24沙勒克江·依明

旗杆326米意义,标准旗杆高是多少米(26)

沙勒克江·依明,男,维吾尔族,1946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的诺言,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他都会在自家小院举行升国旗仪式,对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民族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

“我从小就与红色记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我的父母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这一住就住了8年,我们和解放军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儿时的红色记忆,让沙勒克江·依明坚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全心全意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2009年7月,沙勒克江·依明决定在自家小院立起旗杆升国旗。在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同年10月1日,国旗开始飘扬在小院上空。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自发到他家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聚在一起,听着嘹亮的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到身为中国人无比自豪。

沙勒克江·依明在国旗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他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切身感悟,讲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如今,他家的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除了当地干部群众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已达23万人次。每位到访者,他都会赠送一面小国旗,至今已发放9万余面。

沙勒克江·依明通过升国旗来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他还打算将升国旗的重任传承给他的孩子,通过代代相传,让爱党爱国、团结友爱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家庭。

325张发祥

旗杆326米意义,标准旗杆高是多少米(27)

张发祥,男,汉族,1944年1月生,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退休职工。

张发祥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老战友扫墓近半个世纪。如今77岁的他,还将这个承诺“接力棒”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一生执着、履约践诺,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北大荒战士”。

张发祥19岁参军,所在团的副参谋长孙振民见他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经常鼓励与帮助他,使得张发祥很快成为全团的训练骨干。几年后,张发祥退伍返乡时,孙振民到火车站送行,他一句“谁跟我留在北大荒”,让张发祥决定放弃返乡,与他一同投身到北大荒开发建设中。

1972年冬季采伐中,突然倒下的大树砸在孙振民身上,他永远留在了北大荒。追悼会上,张发祥向孙振民的遗像敬了一个军礼,哽咽着说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陪伴您,不让您在北大荒感到孤单。”一句誓言,一生承诺。从那一刻起,他对孙振民的承诺,49年来从未改变。

1975年,张发祥因工作需要调到距场部30多公里外的饶河县关门村驻点巡线,由于交通不便,有时候往返只能靠步行。几十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张发祥都会往返70多公里为孙振民扫墓,有时遇到极端天气,一个来回要走上10多个小时。

2009年,孙振民的儿子孙建军从广东回到北大荒,看到父亲整洁的坟墓时,感激不已,对着张发祥长跪不起。2010年,孙建军再次来到饶河农场,要接张发祥去广东安享晚年,再次被他拒绝:“我还要陪着老首长呢!”

从2000年开始,来孙振民坟前扫墓的除了张发祥夫妇外,还多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张发祥在墓前嘱咐儿子:“将来我不在了,你们要继续为老首长守墓,只要老张家有一个人在,就不能让这里‘荒’了。”

张发祥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6张莉华

旗杆326米意义,标准旗杆高是多少米(28)

上一页34567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