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
1895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两次胜利,彻底将中国和俄国的影响力逐出了朝鲜半岛。在日本对朝鲜近50年的统治中给朝鲜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朝鲜人对中华文化的看法。
比如日语当中也有很多汉字,古代朝鲜也经常使用汉字来记录。于是为了所谓的民族独立,朝鲜知识分子开始大力推广韩文;这也是朝鲜和韩国去汉字化的开始。
虽然一直有人在反抗日本侵略,但不少韩国人也成为了日本军队的帮凶;无论是镇压本国同胞,还是在中国东北都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在二战之后这些人由于对美国的纵容基本没有被清算,反而在韩国政府里担任要职。这样他们继续影响着韩国社会,“亲日反中”仍然是其精英的主流思想。
甲午战争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当时流亡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金九本是南北双方同时欢迎的领袖,却因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遭到暗*。
李承晚上台开始,韩国政府就心甘情愿地做了美国的走狗。
我们常听说哪个日本首相不维护美国的利益就会下台,这个逻辑也适用于韩国政界。毕竟直到今天美国还在韩国驻扎着9万军队,韩军的指挥权也在美国人手里。
所以我们看韩国人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内心极度自卑。无论是变着花样去“申遗”还是体育比赛上的恶意犯规,都是妄图用旁门左道证明其是真正的大国。
李承晚
所谓的发达国家,不过是经济殖民地虽然韩国有很多地方被国人鄙视,但是总有人拿韩国的经济成就辩护。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成为新发达国家的只有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
即使换个说法,二战之后实现工业化的也只有韩国和中国。
但是如果我们不深究韩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今天的韩国普通人不过是为美国资本打工。
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日据时期的企业和矿山都在三八线以北,三八线以南只有极少量的轻工业。
之后一直到1953年朝鲜停战,韩国的经济建设都是一团糟,政府的运转都靠美国的援助。
韩国
这种混乱局面一直到1961年朴正熙上台才改观。
朴正熙这个人是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他虽然和之前的李承晚一样,也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但朝鲜已经融入经互会体系,当时的朝鲜人均收入是韩国的三倍。朴正熙很清楚要想在军事上占据优势,就得先把经济搞上去。但当时的韩国一穷二白,连“第一桶金”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但朴正熙抓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让韩国从贫穷的农业国华丽转身为工业国。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后近十年的发展,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原有的重工业都进入了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