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当你一段时间没有看手机,再打开的时候,会发现塞满了各种手机应用的通知。就算关闭了手机的APP通知权限,它们还会想尽各种办法,企图回到APP本体之外的手机界面中。本文作者对此现象展开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知道,它一直想回来。
它随时随地,做好了回来的准备。
它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它想回来。
它躲开我关严的门,从窗户上找机会爬进来。
它还会忽悠我,让我主动把它放回来。
但我可不想让它回来——这该死的通知,实在太烦了!
有多少人用过智能手机,就有多少人,遭受过通知信息无止尽的*扰。
- 隔几秒弹出一条信息,接连不断的震动、提示音,让你企图沉浸在任何一件事时,都会被轻易打扰。
- 通知栏积攒下数不清的消息,清理起来十分麻烦。应用图标右上角,亮红色醒目的99 ,能把无数强迫症患者逼上绝路。
- 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新闻、广告所掩盖,反而让人错过了更重要的东西。
- 流量被无止尽的通知消耗,手机也被通知搞的卡顿。
不胜其烦下,无数人关闭了一个又一个APP的通知权限。
即使是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说不清手机通知这回事,但也知道一个烦字,有子女可以为他们代劳。
但被关闭通知的一众APP,显然不甘心就这么沉寂下去。
它们还在不停想出各种方法,企图回到APP本体之外的手机界面中。
一、为了通知再度开启,产品做了哪些努力?显然,通知被用户关闭,对产品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利益,都会大量折损。
- 减少了与用户接触的通道,失去话语权,更难被用户想起。
- 用户可能错过重要提示,反而会怪罪产品无能。
- 促销活动无法及时传达,错过了促成付费的机会。
- 原本有机会通过推送带来的额外广告收益,也在打折扣。
已然通知被屏蔽的产品,不甘于这部分利益白白流失。仍在不断寻找机会,让自己重新回到手机桌面上,大喊一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1. 趋利:价值牵引
通知被屏蔽的同时,也意味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通知屏蔽了,应用还留在手机中。
之所以,用户在屏蔽通知的同时,没有删掉对应的APP,毫无疑问,APP对他们还是有价值的。
- 一些电商平台,尤其是主打特价的电商平台,虽然平日里推送很多,让人很烦。但在用户需要购买某些商品的时候,还会打开这些平台进行比价。
- 新闻类应用,平日里高频的信息推送,很容易直接把手机的通知栏直接淹没。用户在工作时,不想看到这些信息;在忙碌时,害怕这些信息被打扰。所以关掉了相关的通知。但在闲暇时间,躺在床上,还是愿意刷一刷新闻,了解些各个圈子里的事情,来当作一种放松。
- 地图类软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两点一线上班下班,有可能一个月都用不到。它们每天弹出的通知信息,相比新闻应用来说或许不多,但用户需要用到它的频率更低。再加上用户它所弹出的内容,不是当地的吃喝玩乐,就是一些热点新闻,显然都不是它的本职专长。因而,用户把它们的通知屏蔽,也并不奇怪。只不过,用户显然还会在手机中留下至少一个地图应用——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去陌生的地方?
只要用户有需求,只要产品有价值,就还有通知重新被打开的机会。
1)基础价值
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让用户觉得“不打开通知,有些功能会大打折扣”。在用户确实对产品本身存在依赖时,就算有时会觉得有些烦,也会打开通知。
物流软件,当用户时不时打开软件,寻找物流信息时,告诉用户,如果不想错过重要的物流信息,就打开通知。这样的告知,平时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当用户错过某条信息,或遗忘曾网购过某件商品,放在驿站几天没取,甚至有商品因此出现放坏、丢件等问题时,用户为了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就有更高的可能性,重新开启通知。
2)额外利益
当然,注定有些产品本身的利益,不足以打动用户。
比如一些缺乏时效性的产品,用户只需要在想起的时候去查看,完全无需随时打开通知,受到这些信息的打扰。
若产品本身,无法给用户提供充足的理由,让他们再次打开通知。那就需要在本身功能外,寻找额外的利益点,提供打开通知的契机。
一些电商平台,用户只有在选购产品时才会打开,平日里没必要被通知频繁打扰。但电商平台所提供的整点秒*活动,却能给用户一个打开通知的额外理由。若用户被1元、1折等优惠吸引,想参与到秒*活动中,就必须对时间高度重视,稍晚几秒想起,都有可能与心仪的价格擦肩而过。因此,产品的开抢提醒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促使用户打开推送功能。
2. 弊害:减少打扰
用户关闭通知,无论因为信息*扰带来的实际麻烦,还是因为被狂轰滥炸带来心理上的烦躁,归根结底,都是推送太多造成的。
那么,如果降低推送频率,是否能挽回用户的心?
有一些产品是这么认为的。
在用户关闭通知之后,再次打开应用,就会接到这么一则提示:开启极简通知模式,日常中不再接收大量的信息推送,但用户需要的信息又能传送到用户手中。
对不少用户来说,这样的体验确实更好:自己所在意的秒*、物流信息能够接收到,自己关注的媒体账号更新会进行提示,而其他的新闻推送、广告推送,则不会高频率打扰。
在感受过通知的*扰,又经历过因关闭通知而错过重要信息的无奈后,有些用户会选择接受这种模式,保留信息往来的空间。
对产品来说,虽然这也代表着一种妥协,不能高频率推送信息、广告,流量和收益会打折扣。但相比彻底被用户关闭通知,这结果也已经算是不差。
皆大欢喜吗?
问题是,这是在用户关闭通知后,才弹出的提示。
没有哪个产品,在用户下载、打开后的第一时间,就让用户选择是否减少推送。
当然,会有一些产品,因为功能、类型的限制,日常推送本就比较少。
但相比而言,更多的产品,会做出的选择,是进行较多推送,试探用户的底线。
就像很多电脑软件也是一样,本身夹杂过多的插件、弹窗、广告,用户平日里想关,都无法彻底关闭。
但在用户因此想要删除软件的时候,卸载界面,却又很殷勤的弹出提示:你是不是觉得广告太多了?你是不是觉得弹窗太多了?我帮你关啊!
但这样的行为,有时已经很难再赢回用户的耐心。
甚至会让用户觉得,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你本可以给我最好的体验,却非要试探我的底线。
这其实和价格歧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价格歧视区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成程度,给不同用户不一样的价格。通知歧视则是区分用户对通知的不同忍耐程度,从而给出不同*扰级别的通知。
若用户反感通知、厌恶被打扰、精通手机关闭通知的操作,产品就向其开放精简通知模式。
若用户相对没有那么计较,或者压根就是不精通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关通知,产品就无止尽的用信息进行*扰。
这样的选择,或许能让一些用户再度开启通知,但很少有人会对其抱有好感。
3. 旁门:钻个空子
若说,让用户自己回心转意、再次打开通知,其实没那么容易。
就算有利益的牵引,有弊害的挽救,很多用户在初次关闭通知时,其实就已经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产品,为了把消息重新推送到用户的手机桌面上,开始琢磨些更激进的办法。
所以,用户们就会发现,有些通知,总是关不彻底。
- 当你把通知栏、图片右上角提示都关掉后,手机还会时不时弹出红包提示。
- 当你把红包提示也想法设法关掉后,它又会进入手机日历系统,伪装成待办事项,用震动 全屏提醒,给你推送一则广告。
- 及时你把伪装成日程的推送也关掉,它又会在你使用其他软件的时候,假装成误触的样子,自动打开软件,把信息送到你的面前。
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每当你自认为彻底关闭了它的通知,它就会用新的方法,告诉你什么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二、无限的挣扎,有限的回心转意面对通知,当我屁股坐在不同位置时,想法也是极为矛盾的。
我想让每个用户都看到我的通知,我自己却又不想去看任何一个通知。
我想,这也是每个经营者与用户,当利益存在矛盾冲突时的无奈。
用户想要什么样的通知?
- 有作用,你所推送的通知,应该是我所需要的。而且是在我需要的时间、场景进行推送。否则,我没必要接受这种打扰,倒不如在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去软件里找。
- 有节制,偶然存在我不需要的信息、偶尔出现广告,也不是不能接受。在现在这个习惯了打扰的年代,每个人都有适当的宽容和忍耐。但那也应该是信息中夹杂广告,而不是反过来,在大量广告中夹杂着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 好管理,当我想关闭时,可以轻易关闭掉不需要的通知,留下重要的信息。这样,我才能在专注于某些信息时,最高效的接收到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把头埋在一堆垃圾通知中,与想要的内容擦肩而过。若我完全不需要,产品也不会用各种旁门左道的方法,继续给我各种通知,挑战我的底线。
但显然,用户的渴望,与产品的利益,是存在矛盾的。
没谁能拥有绝对精准的判断,就算收集再多用户信息,也不可能全部猜准用户的心思,在用户需要的时间、地点,把所需的信息准确奉上。所以,产品只有在一定推送量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不会错过用户需求的窗口期。
在所有猜测用户有需求的时段,都推荐产品功能,10次当中,或许有1次会遇到用户恰好正存在需求的时刻。把所有数据判断用户会感兴趣的新闻都推送给他,或许30条里,有2条能真的激发起兴趣,让用户点击阅读。
在无法保证准确的前提下,降低推荐量,就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更多的赌博。
在用户对通知未做出明确反馈前,产品更无法判断对通知的态度。也存在一些用户,不仅不觉得烦,反而很喜欢某几个应用的高频推送,感觉能填补自己无趣的生活。
若不进行尝试,又如何去判断用户对通知的偏好?如果只是在产品中询问用户,你是否愿意接收通知,用户的回答,几乎都是不愿意。但终归有很多口心不一的用户,在态度上可能拒绝,但在行为上,却乐意点开一条条推送,进行观看、了解。
在自身利益与用户态度之间,产品更需要做出一个选择。
有些用户,即使通知很少,也会被其关闭,那这部分用户的态度,自然不在产品的考虑范围内。而那些即使信息很多,也不会关闭通知的人,向他们推送更多通知,才最符合产品利益。无论他们是喜欢接收通知,还是根本不懂如何关闭通知。
所需要衡量、选择的,就是那些在关与不关之间摇摆的用户。
若通知多一些,关通知的用户多一些,而剩下未关通知的用户,对产品意味着更大的价值。
若通知少一些,关通知的用户也相对少,但剩余未关通知的用户,每人所接收的通知也就很少。
到底是让多数人看到少量通知,还是让少数人看到大量通知,哪个对产品更有利?这就得根据产品自身特性、发展阶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三、写在最后或许,我自己,就是我最不想遇见的用户。
选择关掉绝大多数应用的通知,不接收任何意料之外的打扰。
即使是活动利诱、极简通知承诺,也不能让我再度开放通知权限。
若软件选择篡改日程提醒、红包提醒,来打扰我,我也不惜舍弃某些功能不要,选择卸载。
唯一一次,把关掉的通知重新打开,也只有今天,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做了一次测试罢了。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