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要,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21:08:20

阅读提示:本文字数约为1万,阅读时间15分钟内。

武昌起义时只有三千人,为什么可以成功?

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要,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1)

 辛亥革命相关影视剧照

  1911年,当时的湖北新军,只有一镇一协(一师一旅),一共一万两千人,起义前,大约两个标(团)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起义的部队,除五个营和两个标(团)没有参与外,一共只2000多人左右,再加上后来加入的零散士兵,起义士兵,总共不足3000人,后来当事人回忆说有4000人,就算三四千人吧,这么点人怎么能成功?

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要,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2)

清政府新军制服戎装图

  好问题,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一、当时起义士兵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造反失败也是必死,不如拼到底也许有活路。未响应的部队,都是拿朝廷俸禄的,怎么可能拼命打,他们除了做了一些零星抵抗外,就都逃散了。

  二、打下武汉之后,只凭这三四千人怎么守得住呢?于是上天扔了两个天大的馅饼给了起义军。当起义军打下湖北藩库后,里面居然存现洋、银、银元、库银、铜元,洋元票、官票等四千余万元,对!你没有看错,是四千余元万,这其中,未盖印的官票有两千万张。要知道,到辛亥年,朝廷岁入也不过两亿四千万元。

  这就好像打游戏,钱粮,武器,兵源一下子变成了999999了,开挂了一样。(看着好兴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距离今天已经过去109年了。

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争论却一直激烈,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有学者反思激进主义,批评革命党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提出如果在清政府主持的“立宪”下,中国后来的历史可能更少波折。

  不经过激烈变革尤其是剧烈革命造成的大动荡而收取变革、革命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之实效,无疑值得鼓吹和追求。但若以近代中国为辛亥革命“过激”、以此反对“激进主义”,则有违史实甚矣!“激进主义”的危害确易为许多“正义在手仇恨在胸”之士所忽略,所以提醒人们对其抱以警惕当然大有意义,但想以如此简单、主观的历史解读来消解“激进主义”则不啻是南辕北辙,无裨于事。因此,与其指责近代中国的“激进”,不如冷静客观地分析究竟是谁“激进”、这段历史何以“激进”,方能对症下药。

  “辛亥革命”这些年来几乎成为“激进”的代名词,但人们似乎忘记,被尊为“辛亥之父”的孙中山并非一开始就想“干革命”的,而是想方设法通过王韬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革命”。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之所以被辛亥革命“打断”,主要在于它的“新政”、“立宪”一拖再拖、非常被动。

  

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要,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3)

风雨飘摇的清末,最后的两位掌舵人

一、“制造革命”的清政府

  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是偶然的,但它的成功、或者说清王朝的覆亡却并非偶然,而是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面临一次次避免最终灭亡的机遇面前,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使矛盾逐渐累积最后爆发。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打败,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被指责为“以夷变夏”;二十余年后洋务派才开始仿造洋枪洋炮,也被斥为“奉夷为师”、“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敌人的武器远远胜过自己,尽最大可能学习、掌握、拥有这种武器,本是每一个“正常”的政府的正常反应,但当时华夏中心论的清廷,却无此“正常”反应。

从1865年有人提出建电报到1879年朝廷最终同意,争论了整整14年时间;

从1872年有人提出修铁路到1889年朝廷最终同意,争论了整整17年。

诸如架电线、修铁路、造枪炮对自己的好处、对自己生死存亡的重要显而易见,不需要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政府就能看出。此类事涉及利益相对不大,尚如此被动,直接分配、调整利益关系的制度变革,就更不必说了。

  惨败于日本的“甲午战争”使一些中国人认识到体制变革的重要,发动维新变法,却被残酷镇压。“戊戌变法”实际是非常“温和”,但清政府却以十分“激进”的手段来对待如此温和的变革,“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等被迫流亡海外,新政尽废。

当清政府连“体制内”的改革者都不能容忍,把他们推向“体制外”时,“体制外”的社会下层如留学生、会党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一旦“体制外”的力量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就很难在旧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和平改革。这种体制外的力量,一定要用暴力从根本上打破、推翻旧体制。这样,清政府实际是自己将自己的可控空间再次紧缩,已经微乎其微,至多有“一线希望”。

然,清廷对这“一线希望”亦未珍视,一场社会革命便难以避免了。

  只是在经历了两年后的“庚子巨变”这种大流血之后,它才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地开始“新政”。

辛亥革命的背景简要,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