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讲究音色的同时,一如我之前在另一篇关于索尼MD的文章中所提到的,索尼对于外观及结构上的美学追求同样是让人惊叹的!IER-Z1采用少见的锆合金外壳材质,银光闪闪本身配合鱼鳞状的精细研磨面板,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愉悦的享受。
IER-Z1的音色流畅自然,丝毫没有其他圈铁、多铁耳机所存在的衔接问题,声场开阔,细节表现如丝般细腻。而且耳机本身就有着索尼多年来对音色方面的理解,音染的调教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厌烦,还能进一步提升乐感的表现,是真正地讨好耳朵,让你沉浸享受音乐的典范。
虽然我对HIFIMAN这个品牌没啥好感,尤其是标榜24K镀金腔体也是噱头大于实际,但纵观如此,RE2000依然是我很推崇的一款纯动圈入耳式耳机。
引用一下我当时对它的描述:
尤其是在它跟凯音N8配搭时,那份从容的动态表现以及声音密度,会让人很难相信出自一款单动圈耳塞——同样的声音即便放到多单元动铁耳机里也算是非常出色的,但同时依然保留了动圈耳机那种宽松、温润的声音质感,这才是它最为难得的地方。
所以,就算RE2000的佩戴对我来说很不友好,而且品牌自带一遇活动就价格雪崩,但如果要我选一款纯动圈的入耳来推荐,我还是会毅然推荐RE2000。
“快看快看~!就是它摘掉了RE2000入耳动圈天花板宝座!”
说起JVC,烧油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它家标志性的木振膜技术。以“地外科技”木振膜而闻名的JVC耳机也有过好多个版本了,而在去年年底,JVC终于推出木振膜十周年的纪念旗舰产品——FW10000。
其实如果纯粹从声音的角度来看,FW10000真正胜出RE2000的地方并不太多,只不过两者的取向有着不同的差异:RE2000在信息密度、瞬态表现方面会更趋向于动铁,而FW10000则依然保持着动圈的那份温婉、从容;RE2000偏张扬,处处仿佛看到米饭说要教育你的听音观,而FW10000则更清秀、儒雅……不过这些都是比较主观性的看法,反正我身边的朋友貌似选择RE2000的比FW10000的还要多一些。
但FW10000很好地继承了日系颜值高的有点,而且我觉得跟前面说的IER-Z1各有特色:Z1像晶莹寒冰,透露出冷峻和不屑;而FW10000则温润如玉,尤其是枫木壳体不仅看着柔和,摸在手上也有股暖意。
最后一个登场的耳机是来自国内HIFI圈知名的老人家音频工作室出品的山鹂(俗称“山鸟”)混合多单元耳塞。今年市场上除了原有的动圈和动铁两种常规的发声单元外,静电发声单元的耳塞正在渐渐兴起。其中山鹂作为2声扬静电单元 2声扬动铁单元 1铍振膜动圈单元的混合多单元耳塞,算是目前同类产品中声音配搭比较成熟的一款。
不过对于用过老人家产品的人来说,就会觉得山鹂的外观缺乏亮点,远不如前面推荐的那几款好看。不过源自公模的设计,佩戴倒是没啥可挑剔的。而且从发声原理的技术含量来说,老人家这款产品也算是目前万元级别耳塞中相对较高、且完成度也可以的一款产品了。
台机篇
事先声明,对于台式解码/功放/耳放系统来说,万元出头的产品相比同等价位的便携产品线来说是更加地入门级别。甚至随便一台/套组合都可以轻松来个十万以上……不奇怪,甚至一条线都能上万,也就没啥可惊讶了。 因此本篇着重推荐的其实会放在台式解码/功放/耳放一体机方面。
首先推荐的是在前面【便携篇】里就出现过的Chord出品的HUGO,不过这里要说的是HUGO TT2这个台机版本。
HUGO TT2是一款定位小型化桌面解码/耳放一体机,而且跟前身的TT1相比,TT2彻底舍弃了内置电池,改用6颗超级电容来负责供电品质的优化。其实如果看过TT2实物的大小,你就真心佩服那些为了音质毅然选择TT1作为随身装备的烧油是如此地“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