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宝龙入驻六合,让这个在南京稍有些低调的区域又有了一次露脸的机会。与之相关的雄州广场虽然算不上多洋气,但对于本地来说,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南门广场、南门转盘都是它曾经的称呼,而之所以六合人对此有着特殊情感,与其向南的交通枢纽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部分人前往南京市区都必须经过雄州广场,显然雄州广场就是六合的南大门,且比其他任何一个方向都更重要得多。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合的城市框架已经扩大数倍,作为交通枢纽的南大门实际上已经向南迁移到龙池,而曾经的南大门雄州广场目前实际上已经成为连通龙池、老城、新城以及江北副中心的中心节点,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地铁S8号线和地铁14号线(规划)的交汇点,交通节点的功能非常突出。
同时六合的商业中心也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逐渐南移,从最初的长江路到龙津路(滁河以北),再到如今的雄州广场。
而这三次迁移恰恰对应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①长江路:沿街商铺;
②龙津路(滁河以北):以大型超市和电器商城为主的混合型商业街区;
③雄州广场:以超大综合体组成的商业中心。
很显然六合商业中心的南移,不仅是简单的商业中心转移,更多的是商业档次的升级,而这其中必然伴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更多期望。
也就是说,目前的雄州广场是一个集交通(包括地铁)中心节点和商业中心为一体的双中心区域。很显然以雄州广场为节点,继续深入打造六合版的新街口完全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
那为什么六合版新街口还有很多人质疑?质疑的点主要来源于这几个方面:
①六合没有高端产业--有钱人少;
②六合距离较远--新南京人不愿意去;
③六合现有综合体人气一般--数量多,人口支撑不了。
这些质疑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们一条条来看。南京六合产业方面一直是弱项,但这与南京总体产业布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南京将最主要的化工园区布局在八卦洲以北这片区域,先天使得六合包括大厂丧失了很多优质产业导入的机会,同时化工产业所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也使得六合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所降低。这是六合做出的牺牲,我认为大家不应该在产业问题上对六合过于苛刻。
不过高端产业的缺失并不代表六合居民没有实力,实际上得益于江北快速路、地铁以及像520路这样的大站快车,六合与市区之间的交通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六合本地年轻人在市区上班工作的比例相当之高。另外,经开区正在打造的科创园,目前已经部分启用,这对于六合的产业升级也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合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比较偏远,似乎对外地人没有什么吸引力。其实随着这些年交通的持续改善,六合不仅拥有可以直达市区的快速路,地铁也纵贯全城,并且房价置业成本相对友好。实际情况是,近些年新南京人选择定居六合的并不在少数,尤其是滁河以南的新城一带,龙池地铁站附近尤为突出。
六合虽然面积极其开阔,仅次于江宁,但六合区的聚合感明显要强很多,当下是典型的单中心结构,而江宁明显是多中心结构,且受地形影响,各部分割裂感较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六合虽然不如江宁发达,但贵在聚焦一点,如此大范围的区域支撑一处未来由4座商业体聚合而成的区域商业中心,我认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六合商业人气的认识,我认为这其中也存在很大的误区。不少媒体人对于六合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工作日对于六合地产相关的实探(比如土拍)。但实际上大部分商业最主要的人气大多集中在工作日夜间以及周末时段,六合当然同样如此。在南京能做到工作日白天人气也热闹的综合体,又能有多少?
而六合欢乐港、龙湖天街等,周末停车场找不到车位,排队良久就餐的场景,又有多少媒体人愿意在周末一探究竟?我想这是大家需要去独立思考的问题。
六合版新街口如今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更多新综合体的陆续建成,未来能否对得起新街口的名号?我认为68万人的六合完全可以,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