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三大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01:44:22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9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题介绍香港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简称“米埔内后海湾”)。今年是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30周年。11月5日-13日,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将在中国武汉举办。米埔内后海湾的潮间带滩涂和红树林,与深圳隔湾相望,每年接纳数以万计的生物精灵,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重要中途停息地和越冬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我国不断强化湿地保护,将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目前已指定64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内地63处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72.75万公顷,湿地生态状况总体稳定良好。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米埔内后海湾湿地,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的深圳河口,与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的福田红树林片区隔湾相望,199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湿地的面积约1500公顷,记录有鸟类440种,占全港鸟类物种约75%,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一个重要中途停息地和越冬地。每年冬天,约有5-8万只水鸟在此越冬,而在春秋两季,另有2-3万只迁徙过境的鸻鹬类在此中途停歇,补充能量后,继续进行它们的迁徙旅程。湿地内的主要生境类型包括潮间带滩涂、红树林、基围(潮间带虾塘)、渔塘和芦苇林。

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负责米埔内后海湾的整体自然护理工作,并制定《拉姆萨尔湿地管理计划》。渔护署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等非政府组织紧密合作保护国际重要湿地。同时,政府乡郊保育办公室提供的“乡郊保育资助计划”也资助香港观鸟会与渔民合作进行自然保育管理协议计划,保持或提升鱼塘的生态价值。渔护署也开展多项保育计划和研究,以搜集米埔内后海湾的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线数据及监测生态环境,如生态基线监察计划、水鸟普查、涉禽普查及全球越冬黑脸琵鹭调查等。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管理的米埔保护区培训中心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湿地公众教育基地。

2016年以来,深圳借鉴米埔保护区的鱼塘管理经验,启动了福田红树林片区3、4号基围共24.4公顷的生境改造项目,通过清理堤埂上银合欢、簕仔树等外来乔木,营造阔水面;疏通基围与外海通道,促进生物交流,保证水鸟食物来源;人工建设大小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小岛,营造多样化的生境,精准服务鸟类;改造后的鱼塘吸引了大量黑脸琵鹭、黑翅长脚鹬等越冬水鸟的栖息,最高纪录到6199只水鸟栖息的盛况,多年未监测到的黑脸琵鹭群也出现在4号鱼塘,且数量达91只。

如今,深圳湾滨海湿地修复工程,通过人工种植红树林、清理外来种、造滩等工程措施,从东部候鸟栖息地修复、中部景观修复、西部红树林滩涂修复等,系统恢复深圳湾湿地的保育功能,使其服务于鸟类栖息和城市发展,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案例。

今年6月,广东省林业局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荐福田红树林湿地正式申报国际重要湿地。这将有利于深圳深度参与国际湿地公约事务,携手共同维护好深圳湾(后海湾)的湿地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贡献更多经验和方案。

(原标题《与深圳隔湾相望,这里有片全球候鸟乐园国际重要湿地》)来源:深圳特区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